从1983开始 第261节
作者:睡觉会变白      更新:2023-04-16 07:26      字数:2889
  它不再先入为主的将人物分成善、恶、美、丑,而是展现了一种普通的,最真实的人群面貌。
  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每个人都有被喜欢和讨厌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良知和欲望。
  一群小市民,以平民化的视角针砭时弊,痛快淋漓。比如前两集,取名《无题》,我看的时候还在奇怪,看过之后毛骨悚然。
  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在我的观影印象中,这是最直接的一次批判。
  而它偏偏还是部喜剧,这正是胡同的魅力,包藏在世俗之下的咄咄逼人。”
  “保持了上一部的同等水准,针砭时弊绵里藏针,又秉承了一贯的聪明态度——始终让基调处于上扬的积极走向。”
  “或许我们再过十年看这两部剧,仍然不会过时。”
  “幽默是一种境界,一个被审美对象,是你往那儿一站,观众就会心一笑。
  喜欢胡同的编剧组,知道我们的痒痒肉在哪儿,光把手指头放在嘴边一吹,我们就笑了。因为有共鸣,说到心里去了。”
  ……
  当然也有批评的,主要针对文艺青年两集。
  “胡同的幽默是高级幽默,有个地方却把握的不好,为什么要让葛尤扮女人呢?一下子拉低档次。”
  “文艺青年前面非常精彩,讲课那一段真材实料,都是艺校课程的改良版。后面扮女人接受不了。”
  “我认识一个在京城流浪的文艺青年,学美术的,生活状态真是一样。最后的默片更是经典,感觉完全出来了,唯一的败笔就是扮女人这点。”
  “低俗!”
  京台内,许非翻着报纸评论,问:“观众来信有这方面的意见么?”
  “有,但少数。”冯裤子道。
  “我也问了身边朋友,大部分觉得没啥,挺逗乐。”赵宝钢道。
  “少数也别忽视,这年头不重视观众意见,没好果子吃。”
  许非想了想,“这样,不开茶话会么?请几个记者来,正好咱们交流交流。”
  第267章 出本书吧
  中午,京台办公室。
  原本的桌椅已经挪走,换成了条桌和板凳,中心全员上阵在里头忙活。
  大体格局很像小学的元旦联欢会,最前面一溜桌子,供演员就座,三面贴墙各有一溜,中间围着空场。
  墙上还挂着横幅,“《胡同人家》新春茶话会。”
  赵宝钢大声嚷嚷,一派包工头气质,“每桌一个壶,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茶叶。没有的往里加,上好的红茶啊,别拿高碎糊弄人。”
  “告诉食堂热水得管够,别喝到一半没水了,丢人现眼。”
  “点心、水果都摆上,每桌一盘。”
  “还有那个字,哎……”
  赵宝钢走到门口左侧,墙上贴着一幅毛笔字,“和乐融融,宾至如归。”
  “这谁写的?”
  “晓刚吧。”
  “什么词儿啊?还和乐融融,一看我们就没文化。哎,许老师!”
  他把许非叫过来,许非一瞅,也摇头,“没灵魂,拿笔来。”
  旁边有人递上毛笔,十分惊讶,没听说许老师会写字啊?只见那货腰马合一,刷刷几笔注入灵魂,赫然两个大字:
  “还有……”
  啊呸!
  只见纸上添了八个字:和气致祥,谈古说今。
  赵宝钢瞧了瞧,“词儿还成,字不咋样。”
  “我又没说用我的,那个谁,拿去给主任,请他写一个。”
  有人颠颠下去了。
  约莫12点半,现场布置完毕,开门接客。
  这个茶话会啊,就是喝茶清谈,上午不行,上午没气氛。得午后,就些小点心,一帮人神侃,到傍晚溜溜达达回家,巴适。
  1点钟,陆陆续续来了。
  大杂院的九位居民,几家报纸的记者,京台自己的摄像师,外加五十名观众。光麦克风就准备了八只,领导没出席,怕严肃。
  许非单独弄了个座位,算主持人。他搭眼瞧着,忽见一个裹得跟面包似的小姑娘进来,戴着陶蓓同款耳罩,非常精神。
  辨认了几秒,嗯?这不小桃红嘛!
  这妹子好啊,性格好,演技好,聪明伶俐……
  略略略。
  小桃红现在是国家花样游泳队队员,偷看电视被罚写检讨,不过抽奖得中,屁颠颠来参加。
  东张西望,最后猫在一个角落。
  等人差不多,许非打开话筒,“喂喂……安静一下,我们开始了。”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新春茶话会,这里有新闻界的朋友,有热心观众,有电视剧主创人员,都别拘束,目的就是跟大家见面,聊聊天。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小刘!”
  底下有人喊,惹得一片哄笑。
  “什么小刘?我叫许非,饰演民警小刘,也是本剧的制片人。我旁边这一溜,应该很熟悉了。今天缺一位,饰演于兰姑的李健群老师,正在外工作。她同时也是本剧的服装设计,哎对了,《顽主》都看过么?”
  “看过!”
  “那服装设计也是李老师。”
  哇!
  众人惊叹,因为刘贝的衣服,潘红的衣服,以及那段时装表演印象太深刻了。
  跟着,一票演员自我介绍,每一位皆是掌声如雷,到葛尤时更持续了半分钟。葛尤露出板牙,略慌的摆手,坐两次还没坐稳。
  “哈哈哈!”
  又是一阵大笑,葛大爷的喜剧形象正慢慢确立,啥也不干,往那儿一站就想笑。
  开始都比较羞涩,在许非不断活跃气氛下,逐渐放开。
  “我想跟韩老师说说,就是您在戏里跟莫老师太搭了,我一直盼着你们来段黄昏恋,可惜一直没满足。”
  “哈哈哈!”
  韩影笑声爽朗,“都爱看年轻人谈恋爱,你倒好,老头老太太搞对象有啥可看的?”
  “怎么没有啊?”
  莫岐接话,“最美不过夕阳红嘛,要是给我换个老太太,没准我就谈了。”
  这句词,出自一首歌《夕阳红》,同时是央视的一档老年节目。许非小时候住姥姥家,没少陪着看,“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当然现在还没有,他写在剧本里的。
  又一位观众站起来,满脸激动,“尤哥,我能叫您尤哥么?”
  “成啊,你这岁数叫我哥我还占便宜呢。”
  “我想问问,您跟刘贝在一起了么?”
  “你说戏里还是戏外啊?我可是已婚的正经人。”
  刘贝抢过话筒,“德性,我还看不上你呢?这位朋友,你问的是绝对机密,现在不能说,大家看到最后就知道了。”
  带他坐下,小桃红酝酿半天,蹭的也站起来,“小贝姐姐,我,我没什么想说的,我就是特别特别喜欢你。”
  “哟,妹妹真精神!”
  刘贝眼睛一亮,这姑娘太喜庆了,笑道:“谢谢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你是学生么?”
  “不是,我是练花样游泳的,正式队员。”
  “真棒,好好加油。”
  “谢谢小贝姐姐!”
  小桃红乐呵呵坐下,心满意足。
  ……
  每个人都不冷落,西葫芦和史胖子也有粉丝,曹影更是博得一众妈妈们的喜爱,被夸的脸蛋通红,气喘吁吁。
  初次面对面的激动过后,聊天变得专业起来,开始谈剧情,谈人物。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突然站起身,道:“我想问葛尤老师一个问题,前两天的《文艺青年》,您在里面扮女人,我想问问您的感受或者心路历程。”
  “谈不上什么心路历程……”
  葛尤拿着话筒想了想,“一开始吧,有点抗拒,后来自己想明白了。就是白奋斗紧跟着说的那段词儿,这是演员的基本素质,所以没什么太大感受。”
  于佳佳举手,追问:“现在有些争议,说这段戏低俗,您有想说的么?”
  “低俗?”
  葛尤挠挠头,一脸无辜,“我倒没觉着,一部作品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多数人能喜欢,就说明我们……”
  他见许非伸手要话筒,遂递过去。
  “我说一下啊!”
  许老师开口问,“在场的朋友,有不喜欢这段戏的么?”
  众人顿了几秒钟,还是那位中年男子举手,“我就挺讨厌的,也觉得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