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作者:荔箫      更新:2023-04-16 07:33      字数:2013
  前线大捷的消息传到长阳的时候,红衣已经能闭着眼睛往返于大悲寺与敦义坊之间了。
  起先绿袖是陪她去的,数日之后天气渐热,绿袖便说什么都不肯再出门,死死扒着床榻决绝道:“很热了!你不需要日日都去祈福的……佛祖肯定早就听到你的话了!”
  红衣便只好自己去。
  为何这样执拗她也解释不清,好像是习惯了,又好像是心里有个指南针,每到那个时候就一个劲地指着大悲寺的方向牵引着她去,让她不去就难受。
  或许……还有点自私的念头。
  如若因为她某一天没去而最终听到了战败的消息……
  红衣很清楚自己这点出息,万一当真出了这种事,就算她在理性上可以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和神鬼的说法没有关系”,但在心里,一定还是会忍不住地去想“如果坚持每天都去拜佛,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于是在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她去还愿也还得万分虔诚。
  .
  夏季档的舞蹈已然排好,这回仍是以战为题,但将重心放在了军队凯旋后的喜悦上。布局与服饰以金色与红色为主,耀眼夺目地突出那种欣喜的心情,结尾处舞者的色调则多用蓝色与绿色,相对和平的颜色与表现农耕生活的动作,预示着自此之后再无战争、国泰民安。
  这舞,红衣绿袖与谨淑翁主反反复复修改了数次,最终全盘定下后三人简直想上一壶烈酒碰杯庆祝!
  场面恢弘!专业度高!立意正确!
  必定又能再让长阳城震撼一遍!
  另有一个因这场战事而出的改动:原是百份“自主申请”加二十份“主动邀请”,共一百二十份请柬;此次总数不变,但是变成了“六十加六十”。
  调整的原因还让人说不出话来——那六十份皆要邀请此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同庆凯旋。
  待从谨淑翁主处得知军队归来的大体时间后,这场演出的日子也就敲定了。
  他们大约六月上旬回来,回城之初大概会有很多宴席,包括宫宴和各位将军自设的宴席。
  于是这场演出的时间定在了六月廿三,一个不算太紧但也不算太晚的时间。既不搅扰旁的宴请,又能抓住这战争凯旋的热度。
  .
  六月初八,长阳城门打开的刹那,一众将领觉得自己的耳朵又不太好了……
  郑启与何袤说笑着,偶尔见到有兴奋的人群冲破卫兵的阻拦涌到道上来,便让马走得更慢些,以免伤了人。
  一路上,席临川显得格外沉默,在这震耳欲聋的喊声响起时,也不再调侃抱怨了。
  “怎么了?”郑启扭过头睇一睇他,“身体不适?”
  “没有……”他摇头,斟酌片刻,犹豫着道,“舅舅,我想知道……这一战中,陛下可有安排什么人暗中相助?”
  “‘暗中’?”郑启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随口一问。”他敷衍着,掂量着分寸,将话点得更清楚了些,“我们不是一直有人潜在赫契?会不会有谁会接到陛下密令协助军队?比如……惊蛰?”
  “不会。”郑启断然道,看着他的面色,眉心蹙得更深,“打仗是两方军队的事,由将领做主,潜在暗处的人不会出来——你为何会问这些?见到什么了?”
  席临川短声一喟,看一看两旁的人群与身后的将士,压音道:“我迟些告诉舅舅。”
  .
  宫宴的日子仍旧定在三天后,也算是约定俗成了。
  此前的两日,倒是谁也没能闲着。细节的战况接二连三地呈进宣室殿中,将领们陆陆续续地觐见,然后,又有一道道封赏的旨意从宣室殿里传出。
  起初无甚特殊的,无非是给已封侯的将领加赐食邑,又另赐了两人侯位。
  而后来的一道旨意蓦地惊了全军——皇帝封席临川做了大司马。
  全称说下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而圣旨上又加了一句,让他统领全国军权。
  一夜之间,席临川的风头盖过了官拜大司马大将军已多时的郑启!
  这旨意自然而然地在民间引起了更多的议论,少女们尤为激动地嘁嘁喳喳说个不停,这从前就声名显赫的骠骑将军如今彻底成了一个传奇。
  席临川倒是对这事……不怎么激动。
  上一世时已经历过一次,那次激动的感觉记忆犹新,反衬得这回兴味索然。
  偏生又是阖府都发自肺腑地向他道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弄得席临川直觉得自己这般从容自若很不合适,就寻着理由让自己也高兴起来:比上次早!早了将近一年!
  ——心里还是觉得就那么回事儿。
  当日傍晚,又一道旨意传出皇宫。
  .
  这道旨意与先前的不太一样,似乎阵仗格外大些。
  两列宦官自皇城侧门行出,为首的一人捧着那卷黄色丝帛,身后数人则皆是两人一组,中间架着偌大的红漆木箱,箱子看上去沉甸甸的,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这场面引得周围驻足的百姓越来越多,亦不免有人低低议论起来:“这又是赐到哪个府的赏赐?”
  “必是给哪位将军的。”有人这样答道。
  这种事大抵是不多见的,于是消息传得极快,红衣绿袖正在竹韵馆前厅品茶歇着,就见十数个舞姬兴高采烈地往外跑……
  腹诽一句“看热闹不嫌事大”,红衣拽拽绿袖:“咱们也看看去?”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