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小树要长高      更新:2023-04-21 07:47      字数:6165
  住宿的地方商号已为他安排好,安置在总号的后院里,祁越想着江沛第一次来广陵笑着建议他可以趁大半天的空闲时间,到处走走赏赏春景,甚至还亲切的帮他推荐些不错的地方。
  事情讲完后,祁越喊来一个仆人让他领江沛先到住的地方安顿,架马车的小厮贴心的把他的行李也拿了过来,在院外等他着,最后同他一起去住处。
  总号给他安排的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小院子,竟然还有两个仆人,他们告诉江沛院内有厨房,每天在什么时辰可以去用饭,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他们去做。
  安顿好后,一路舟车劳顿,他打算先休息一会再去逛传说中的广陵城。因他睡的太久,错过了午饭的饭点,不过住他隔壁房间的小厮见他未醒,已用食盒为他打好饭,等他醒来食用。
  江沛不由感慨祁达的小厮真贴心,事事都提前为你做好,不用自己操心,省去了很多麻烦。吃饱喝足,又深睡了一觉,顿觉神清气爽。
  换身衣服收拾妥协,带着小厮,满心轻松的走出院门去逛繁华的府城,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肯定又是忙的暗无天日,再不逛,估计都没时间像现在如此清闲的出来了。
  商号所在的陵华街都是大商贾的总号所在地,人烟稀少不接地气,没什么逛头,小厮充当他的临时向导带他到广陵城最繁华热闹的城隍街。
  城隍街因城隍庙而得名,而此时正值清明,整条大街上犹如黑压压的人河,人头攒动,磨肩接踵,江沛人高马大的挤的都有些吃力,何况比他瘦弱的小厮。
  这哪是看风景啊,纯粹是来看人头的,最后决定干脆找个茶楼坐下来,等人流量少些再下去。
  茶楼在古代是八卦的中心,消息的来源,此时江沛正喝着茶饶有兴趣听着众人八起广陵祁家。
  令整个广陵城百姓称道的两大家族一个是李氏,另外一个就是祁氏。
  祁家是经商世家根基雄厚,历经两朝而不衰,前朝末年梁太祖带兵起义时祁家即出钱又出力,可以说是算的上开国功臣,有从龙之功。
  当下祁氏宗族的族长祁老太爷膝下三子,嫡长子祁趠原本被作为家族继承人培养的,没想到他酷爱耍枪弄棒,根本不是经商的料。
  老太爷担心让他继承家业后误了祖宗攒下来的基业,最后便随了他的意愿,脱人找关系,让他加入禁军当中,因早年跟随梁太祖,战场上军功卓著,如今被封为镇北将军,戍守边关。
  对于经商世家的祁氏来说可以算得上一个传奇了。
  老二祁超,是妾室所生的庶子没有继承家业的权利。
  三子祁越即是嫡子,自小聪慧又对经商感兴趣,从小被老太爷带在身边培养,如今是祁家商号的当家人,而老太爷已退居幕后,不再理商号之事。
  第51章 疑惑
  当提到广陵李家时, 更是赞不绝口,大老爷李慎在朝中官至吏部尚书, 百官之首,去年大公子李明睿会试考中榜眼, 回来祭祖别提有多风光, 身为广陵人特别自豪。
  江沛手撑着下巴支着耳朵听他们八卦到李家时, 不由想到李云阳, 猜想他会不会是众人议论的李家人呢, 可他们口中也没有叫李云阳的少爷啊。
  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 算了, 管他是谁家的人, 反正和他这种升斗小民没多大关系, 之后又听闻一些广陵府其它热门八卦新闻,哪家的少爷进风月场所被悍妻当场抓包啊,当前的物价比往日涨了不少等等。
  茶楼里的客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他们都喝两壶茶水了, 楼下大街上的人还不见减少, 觉得一直坐着太无趣,决定不再浪费时间死等,要下楼逛逛,挤就挤吧。
  下了茶楼加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 广陵的人生活的比较精致,流行趋势不同,蒲阳府的百姓喜穿质地为棉布的衣衫, 而是广陵则是流行绸衫,头面首饰更是精巧。
  江沛边逛边啧啧称奇,很快老毛病又犯了,看到什么好东西都忍不住的想要买,可当想到口袋里的钱时,提醒自己管住自己的手,等有钱了想怎么买就怎么买。
  不过好不容易来了趟广陵,肯定要给家人捎带些东西的,最后精挑细选帮徐氏和兰香每人买了根银钗,给自己三牛和三顺挑的是雕工精巧的木簪子,男人嘛,凑合一下得了。
  为了感谢小厮对自己的体贴照顾,江沛请他吃了当地的一些特别小吃,直到下午酉时才揣着战利品回到商号。
  此时商号的一些人还没下工,江沛还不认得他们,从侧门径直回到自己住的小院,也没去打听祁越是否还在商号。
  在拥挤的人群中走了一下午,再加上连日的赶路后遗症浑身疲乏,想早点休息,从明天开始要进入忙碌的状态中了。江沛洗涑过后躺在床上,绸被往身上一卷睡了过去,
  早饭后,他便往提前打听好的账房所在处走去。总号的账房比蒲阳分号的规格要高很多,当然账房先生也多,他到时人还没来齐,不过都各自在忙碌手头上的事情。
  可能因为祁越交代过的,他们见了江沛很客气,不过看他如此年轻,内心十分诧异。祁达带回用复式记账法做的账本在祁越研究过后,便放在了总号的账房里,供大家研究参考。
  账房的大部分人都以为能想出此法的人,年龄至少是同他们差不多的,甚至有可能是位老前辈,内心对他十分仰慕,早日盼着他能到来,指点一二。
  今日得见真人,才发现如此年轻,只能感慨青出蓝胜于蓝,后生可畏。江沛知道能在总号账房工作的先生都是祁越的心腹,甚至有的还会参与商号的管理。
  因此自踏入房间后他的态度很是恭敬谦虚,面带微笑的主动向他们问好打招呼,虽然有祁越的交待但这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主动询问账务的事情太高调,好像自己是来视察工作一样,只等着他们来安排自己。
  商号规定的有工作时辰点,没过一会,其余人也都到来,只不过前面走的是祁越,他看到瞅见起身要拱手行礼的江沛后,微笑的捋着胡须点点头,把他正式的介绍给大家认识。
  “这位便是想出记账新法之人江沛,这几日他都会在账房里跟你们一起整理近两年的账务。阿沛虽然年龄小,但与算筹心算这一块十分出色,你们不必有什么顾忌,当前唯一任务是尽快清算出我要的结果。阿进,你告诉阿沛要整理哪些账册。”
  祁越对身旁恭敬的站着的祁进道,还对江沛说让他不必藏拙,大胆的认真去做,江沛连忙称是,随后又交代一些事情后就离开了账房。
  有了祁越发话和祁进的刻意亲近照顾,其它人表面上没有因他年龄小而轻视他,况且人家本事大着呢,是教习账房记账新法的先生,商号的当家人可是对他青眼有加的。
  总号里有分号历年暗账的备份,是随着分号的银两押运过来的。祁越虽然只要求近两年的,但是搁不住分号多,江沛看到那一箱箱的账本头皮发麻,但还是不得不像入定一样坐下来,开始算账。
  祁越只是要求尽最快的速度整理出生意的盈亏情况,因此虽然账本多,但算起来非常简单,只需用到加减乘除便可以得出结果,税钱在明账的总账上,暂且不用管。
  他懒得再用复式记账法了,直接找个没用过的新账本,合计完一本旧账册就在新账本上记录结果,最后再归纳整理。
  账本上虽是用小楷写的,但是也比现代社会用签字笔的字体大,一天下来他竟然快把案头的账本统计完了,让其它账房先生目瞪口呆。
  一些人怀疑他贪功冒进核算不仔细,下工后趁着在江沛回院后不在账房,把他整理出的结果,用算盘再核算一遍,发现准确无误,这才从内心里叹服,感慨他天生就是吃账房这碗饭的。
  和数字打一天交道的江沛,此时脑袋涨涨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用了小学生都会的算数知识竟然彻底征服了总号的账房先生们。
  累了一天本应躺在床上头挨着枕头立马就能睡着的,可是他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因为在算账时,发现几乎每个分号都会有一两笔大额支出,和蒲阳的一样,也是空白户头。
  更让他吃惊的是有关粮食生意几乎处在亏损状态,屯的多售卖的少,这祁家商号到底在搞什么鬼,水那么深。
  难道是想造反,可当今天下承平,祁家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的,根本没有理由要造反,唯一有可能的解释是加入皇子夺嫡当中。
  是了,如今梁太祖在位十多年,已进入暮年,说不定再过几年就换新帝了,如果真如他猜想的,祁家可千万不要站错对啊,要不然受到牵连,大厦倾覆,那样他的饭碗也要丢了。他胡思乱想着,很晚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当分号所有的账房先生都赶到广陵后,总号的账务整理已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祁越对进度十分满意,竟然破天荒的走到江沛面前拍着他的肩膀,笑的如沐春风,不吝辞色的夸张鼓励一番。
  让江沛自己都觉得有些飘飘然了,祁越让他不用再管账房的事情,收尾工作交给其它人做,要他安心得开始教习记账新法,为防止众人不服,影响推广效果,让祁进和他一起。
  和教授账房先生相比,他还是喜欢闷头算账的工作,简单又有成就感。但当家人安排的事情只有遵从的份,不能说不。
  “哼,什么记账新法啊,从古到今用的都是现有的方法,难道他还想推翻不成,一个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还让我们千里迢迢的赶到广陵,老骨头都快摇碎了……”
  “听掌柜的说这是三爷决定的,既然三爷首肯过的,想来自有妙处,而且恰逢阳春三月,来广陵一游,理当畅怀才对”
  “是啊,广陵春景赛天堂,但时咱们租个画舫好好的游赏一番……”
  …………
  江沛和祁进进来时,室内坐满了人,都在嘤嘤嗡嗡的议论着这次来总号研习账务的事情,见到他们,面上神情各异,祁进见此,走到前面,皱着眉头大声的严厉对着众人呵斥一番,房内顿时鸦雀无声。
  随后他便严肃的说明大家这次来广陵的学习任务,传达祁越的吩咐,学完后要进行考核,如果不过关的逐出商号,不再聘用。
  祁家商号的待遇那么好,谁都不想丢了这个饭碗,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江沛没受到太多什么刁难,只是有几个年岁较大的老账房,不太友善。
  不过他也不是吃素的,哪位对他态度不好,摆老资格,他就爱理不理,向他问的问题也含糊其辞的解释,让他们自己先着急,主动找他说好话,再说他也要参与考核他们的,有过分的人,最后直接判他们不过。
  在广陵的半个月,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吃住都在后院,几乎没再出过大门到城内游玩,越到最后,越想归家。
  离家那么多天,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三牛的婚期应该订下来了吧,凭着他的手艺,小吃生意必定差不了。
  随着账房先生们的考核结束,他在广陵的任务也圆满完成,待他要和众人一起离开时,当然他脑子里还在想着祁越什么时候给他发奖金,早发他好早点赶回家,祁越把他喊住,示意有话要讲。
  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问他是否有留在广陵的想法,这是在向他伸出橄榄吗,江沛暗搓搓的想,虽然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上掉大馅饼的事。
  但不得不拒绝他的好意,因为广陵虽好,但他的家人暂时没法过来,没有家人就没有归属感,而且蒲阳城有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南海棠巷,有祁记粮行……熟悉的种种都让他舍不得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晚上十点半左右发,天气炎热,小天使们出门注意防晒,别中暑了,假期愉快,么么哒!!
  第52章 赏银
  祁越对他的婉言谢绝, 有些惊诧,可以说在大梁朝哪个账房先生不想来祁家商号的总号做事, 没想到江沛会推却。
  惊讶归惊讶,反正无论他是在蒲阳分号还是在广陵总号, 都是祁家的账房先生, 是为祁家管账的, 如若有什么事需要他, 派人传个话就是了。
  只是自己比较惜才, 提拔他到广陵想放在身旁好好培养一番。
  抚须点点头, 不做强逼, 转身走到书桌前, 拿起纸笔, 笔走龙蛇般的写好后,稍顿一下拿出私章盖戳,而后才递给端正的站在一旁的江沛对他说
  “回蒲阳把这个凭信交给祁达,他自会允你在账房支取三百两银子, 作为这次的赏银。你还年轻, 莫浮躁,好好干祁家不会亏待于你的。”
  三百两银子是一大笔钱,路途遥远拿着不便,而且如今年月也不算太平, 祁越便让他直接在蒲阳领取赏银。
  江沛对突来的巨款砸的有点蒙,感觉有些不真实,想掐掐手心, 又怕被眼光锐利的最高领导察觉,会丢丑,显的小家子气,恍恍惚惚的躬身对祁越说着感激的话,双手接过折好的凭信。
  抬头不经意的瞥见祁越在笑看着自己,他猜测自己一定是眼睛发直笑的特傻,好不容易建立的好形象瞬间崩塌。
  出了房门,远离祁越的视线后,看到院中真实的园景,才确信不是做梦是真实的,有了三百两银子,回去就可以买座小院子。
  没想到祁越那么大方,大手一挥就是三百两,原本以为有个百把两就算不错了,出差一趟,吃住交通工具都不用他操心,还有那么多赏银拿,这样的差事再来几次就好了,他不由贪心的想着。
  他和兰香都喜欢目前租住的小院,左邻右舍处的非常和睦,他是那种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不想挪窝的人。
  只是不知道院子的主人愿不愿意卖,如果愿意卖的话在市场均价的基础上加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买了房子,他们就算在府城扎根下来了,也算是有房一族了。
  在广陵的半个月中,他结交了一些聊的来的朋友,尤其是从各地分号来的人群中有几人心胸畅达。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都是账房先生,拉家常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账务这一块。
  他们不在一处共事,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把从业多年的心得都拿出来交流,让江沛受益匪浅,觉得自己对财务这一块的领悟能力又精进了些。
  大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广陵,都不想急于回去,考核结束后,兴致颇高的计划着要赏春景,他们也是被安置在总号的后院,只不过没有江沛的待遇好,不是单独一人住在小院罢了。
  回去后,小厮告诉江沛有人约他明日一起赏景,他归家心切,没心情在此多做逗留,让小厮去回绝了他们的好意。
  工作完成的令领导满意,怀里又揣着相当于三百两银子的凭证,江沛颇有种春风得意的感觉,收拾好行李,也不管自己拒绝了别人的赏春邀请他们高不高兴,反正没有任何事能阻止他回家的脚步。
  不知不觉已到季春时节,天气回暖,春雨减少,回去花费的时间比来时要少几天,马车进入府城大门时,他喟叹一句终于到家了。
  出门一个半月,让他生出离开有一年半的感觉,他让小厮把他放在城南大街,不用送他到家门口,分别时给他半吊赏钱,把小厮感动的手足无措,连声说着感激的话。
  江沛温和的笑笑,摆摆手,让他快回商号,代他向祁达说一声,他先把行李放回家再去商号报到。
  走进海棠巷道,怀着欣悦的心情敲响院门,帮他开门得是徐氏,看见是他,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欣喜的朝书房的方向喊兰香。
  “二牛回来啦,香儿,是二牛!累不累,还没吃饭吧,我去给做点吃的!快进屋歇歇。”她挪到一侧把他让进院里,伸手要去把他肩膀上的包裹取下来,被江沛避开。
  “娘,别忙活了,我待会还要去商号向东家报备情况……”
  “二牛哥!”兰香听到徐氏的喊声,一手扶腰,一手托着凸起的孕肚,步伐较往常快上些许的走出来,欣喜的凝视着江沛脆生生的喊道。
  “哎吆,慢着点,小心脚下!”江沛发现一个半月不见,她的肚子变大很多,才五个月跟别人六七个月似的。见她走的急慌,连忙跑过去扶着她。
  兰香见了他,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眉眼都是笑意,她的二牛哥终于回来了,虽然阿娘在家陪着她,但她还是觉的孤寂,日日盼着他能归来。
  江沛看到原本空闲着的小院如今生机勃勃,院里的菜园子里种的都是青青绿绿的蔬菜。
  院里的两棵树竟然没被旱死,长出了枝叶来,菜园旁边鸡圈里的小鸡苗已褪去绒毛,长出硬翅和小尾巴,在划动着鸡抓忙碌着挠食吃。
  “二牛哥,快把包裹放屋里吧,锅里娘做的汤我没喝完,添把火就能喝了,耽误不了多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