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真假始皇,心慌意乱不知措。
作者:墨羽云山      更新:2023-04-22 11:31      字数:2475
  善柔回到小院,不解地问道:“先生,你为何不留下曹秋道?”
  秦至庸说道:“你是想说,我为什么不杀了他吧?善柔,你不再是刺客,说话别那么大的杀气。怒、怨、悲、恨……这些负面情绪不但伤身,还会蒙蔽心智。我之所以让曹秋道走,是要把他留让你去解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任何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和劫难。用修行者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劫数。
  人有气数,也有劫数。
  秦至庸同样有劫数。
  只是他注重修心,注重修得,尽量与人为善,气数压过了劫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此言不虚。
  可是这并不代表劫数就会消失,有朝一日,说不定劫数就会突然降临。秦至庸相信,只要自己不断提升心境和智慧,总能找到化解劫数的办法。
  至于说杀曹秋道,秦至庸只需一招,就能将其解决掉。但曹秋道不是秦至庸的劫数,而是善柔的对手。
  为了让善柔得到更好的磨炼,秦至庸只有放曹秋道离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秦至庸要是把善柔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就是溺爱,对于善柔来说,弊大于利。
  善柔点头道:“多谢先生解惑,善柔明白了。”
  秦至庸说道:“你明白就好。想要追赶上我的修行脚步,你先击败曹秋道再说。”
  善柔把秦至庸当成榜样,其实是有些好高骛远,毕竟两者的修为境界差距实在是太大。秦至庸的许多想法和做法,善柔都不能理解。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市民,说自己要做国家元首,那是妄想,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好。
  曹秋道是大宗师,他做善柔的对手,正合适,可以最大程度激励善柔的修行。
  善柔第二天去了墨者会馆,告诉墨者们,自己已经知道真凶是谁,不用再查。
  刘怀说道:“大师姐,到底是谁是凶手?我们一定要把他抓回来,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
  善柔摇头说道:“凶手是谁,我就不说了。你们不是他的对手。我昨晚差点就死在他的剑下。咱们暂时拿他没有办法,再追查下去,对我们都没有好处。想要将凶手抓住,大家只有努力修行。什么时候你们谁成为了剑术大宗师,我就把凶手的名字告诉他。”
  众人一阵惊呼。
  善柔的意思是,凶手是剑术大宗师?
  如果是大宗师的话,那就不是自己能对付的,去了也是送死。
  …………
  秦至庸走出小院,来到一间酒肆,项少龙在角落的位置等候着。
  “有什么事情非要来这里说?”秦至庸笑着说道。
  项少龙脸色有些不好看,凝重地说道:“秦先生,朱姬告诉我她儿子嬴政的具体地址,并且我也找到了当年领养嬴政的那一户人家。可是……可是那户人家说,他们领养的那个孩子,已经死于战乱。”
  “我现在是六神无主,心慌意乱。要是让朱姬知道儿子已死,她还不疯掉?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将来一统华夏的秦始皇嬴政,竟然已经死了。怎么办?咱们该怎么办?”
  项少龙来到战国时代的任务就是见证秦始皇登基。可是现在嬴政都死了,接下来还怎么玩儿?自己还怎么回到二十一世纪去?
  项少龙的思想和眼界超越了这里的人两千多年,他做什么都是自信满满。
  可是这次项少龙是真的慌了神。
  秦至庸平静地看着项少龙,说道:“少龙,你先冷静一下。你读过历史,秦始皇嬴政的身份本身就有很多的疑点。有人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也有人说他是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站在一个未来人的角度看,我觉得,谁要是能让华夏大一统,谁就是始皇帝,而不是始皇帝统一了华夏。”
  项少龙一愣,眼睛亮了,秦至庸说的非常有道理啊。
  “那就找一少年。”项少龙说道,“只要不露出破绽,朱姬应该不会怀疑。毕竟,朱姬不知道自己儿子长什么样子。”
  秦至庸笑着说道:“如果你真的这么做,那么我这儿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他的命格极为最贵,有成为一代帝皇的潜质。不过,如何说服他,要少龙你自己想办法。”
  项少龙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少年的身影:“秦先生,你说的不会是你的弟子赵盘吧?”
  项少龙见过赵盘。
  赵盘拜在秦至庸的门下之后,和之前有了天壤之别,比其他的少年更成熟稳重。赵盘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气质,让项少龙印象深刻。
  秦至庸说道:“不错,就是雅夫人的儿子赵盘。我觉得赵盘合适,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弟子,我没那么重的私心。而是赵盘本身就有成为一代帝皇的潜质。”
  项少龙点头道:“赵盘这孩子有些特点。他的年纪和嬴政相仿,让他来做朱姬的儿子,是再合适不过。秦先生放心,我会想办法说服赵盘和雅夫人。”
  嗯?
  秦至庸眉头一皱,说道:“巨鹿侯赵穆带着连晋去了小院,我得立刻回去。否则,朱姬肯定会被赵穆和连晋发现。”
  话音未落,秦至庸身影一闪,消失在了项少龙的面前。
  项少龙惊叹道:“秦先生真可谓是陆地神仙。莫非,通过修行,真的可以成仙?看来以后我要向秦先生请教一些修行上的问题才行。”
  …………
  齐国,稷下学宫。
  李斯抱着一个木盒,来到荀子的书房,说道:“老师,使团今天回来了。小师弟让使团带回来了书信。”
  荀子接过木盒,他以为里面装着的是竹简。
  可是。
  打开一看。
  没想到木盒里面装着的是洁白的纸张。
  最上面的纸张写满了字迹,字迹端正,好似带着浩然之气。
  荀子一眼就确定,就是秦至庸的字迹。
  “纸……”荀子抚摸着洁白的纸张,“没有想到至庸这小子真的把纸张造出来了。有了此物,竹简可以被淘汰了。至庸功德无量啊。”
  纸张的出现,对文化的传播可谓是居功至伟。
  以前秦至庸给荀子提到过纸张,可是一直没有做纸张。在赵国的这段时间,秦至庸终于把纸张做了出来。
  木盒里除了书信,还有三寸厚的一叠白纸。足够荀子用一段时间。
  荀子看完了书信,做了个决定,说道:“李斯,你和韩非总是留在稷下学宫没有好处。能传给你们的学问,老夫都已经教给你们了。你小师弟曾经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为正道。你们该出去游历天下,增长见识。以后,是教书育人传播学问,还是出仕做官造福百姓,都随你们的心意。”
  李斯说道:“可是老师,我和韩非都走了,小师弟又没有回来,谁来照顾您啊?”
  荀子站起身来,挺拔着身躯,精气神没有一点老态:“老夫的身体情况,我自己清楚。没个几十年,我还死不了。你们就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