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金波滟滟      更新:2023-04-27 01:12      字数:3659
  “虽然会难一些,但我们不急,只要人到北京就好。”
  户口虽然很重要,但总不如人重要,只要人在一起,别的都可以慢慢办。
  鲁盼儿赞同地点点头,又想起了一直把北京户口看得比什么都重的章丽雯,便顺口问:
  “丽雯是不是已经与周华结婚了?”
  “三月里办的喜事,我和钱进他们都过去了。”
  杨瑾又说:
  “眼下章丽雯已经调回北京工作了。”
  “她还真快!”
  “章叔叔将丽雯安排在学校后勤处,还有,小周已经被提拔为后勤处的副处长了。”
  又都是走后门,鲁盼儿还真有些瞧不上这样的手段,不过,“总算达到丽雯姐的愿望了。”
  杨瑾也有同感,他在学校时还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章叔叔这些举动反响很不好,但告诉鲁盼儿也没有必要,他便转了话题,“等考察结束后,我回红旗九队接你们娘仨儿,一起回北京。”
  满怀着憧憬,两人相拥着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鲁盼儿醒来就看到杨瑾的脸就在眼前,她无声地笑了,昨晚还真像一场梦一般。
  悄悄地起床先到园子里摘了些小青菜,提着篮子回来,正遇到王晓霞迎了过来,“我来洗菜吧。”
  “那就麻烦了,”鲁盼儿把菜交给她,“我去做手擀面。”
  面擀好了,菜也洗净拿来,鲁盼儿听着前面有了声音,知道大家都起床了,便烧水下了面条,一碗碗地盛出来,面汤上漂着碧绿的青菜,每碗上面还放着两只荷包蛋。
  张县长第一个端起面条,“大家快吃,小鲁做的饭特别香。”
  鲁盼儿知道他喜欢吃饺子,就笑着说:
  “今天晚上我给大家包猪肉白菜馅饺子。”
  “本来今晚要回昌平县的,既然有饺子吃,那我们就回来再住一夜,明天一早走!”
  张县长就做决定。
  课题组走后又在襄平县附近考察了十来天,结束后杨瑾重新回家接了妻子儿女回北京。
  已经在北京生活过一个月,这次鲁盼儿重新回来再没有陌生之感,几天之后,她在自家大门旁挂出了两块木牌子——一块上面是裁缝两个字,另一块上面是打毛衣。
  木牌子是离开红旗九队前请建国打的,每块都有一米多长,一尺多宽,木头表面磨得特别光滑,刷了白亮亮的漆,杨瑾用大狼毫蘸了黑漆写的字,端丽中不失风骨,鲁盼儿很满意,总觉得来人看了这字便会体味出自己的手艺不错。
  一连三天,并没有人上门,鲁盼儿知道,这可是北京,差不多没有认识自己的人,更不用说相信自己手艺的了。
  而且,按舅舅说的,北京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好裁缝不知有多少,自己的水平着实数不上。
  不过,她也不急,自己既然敢开门收活儿,也有自己的把握。
  别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但大部分北京人穿的都很普通,与昌平县人没有多大的差别,而鲁盼儿坚信,这么大的北京,这么多的北京人中总会有喜欢漂亮衣服的,而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好看的女装。
  过年时候自己收的那几份高价活儿就是证明。
  第四天下午,鲁盼儿正在屋子里与梓嫣玩儿,忽听有人扣门,“笃笃笃”三声,不急不徐,很是从容,似乎含着韵律一般好听。
  为了招徕生意,鲁盼儿并没有关紧大门,而是特别留了一道缝隙,按说来人直接推门进入便好,可来人并没有进来,而是暂歇一歇又是三声。
  鲁盼儿赶紧将梓嫣抱在怀里出来相迎,“请进!”
  门外是一位白胡子老人,向着鲁盼儿点点头儿,却没有进来,“冒昧打扰了,我想打听一下,招牌上的字是请哪位名家写的?”
  “噢……”
  原来不是来做衣服的,鲁盼儿笑笑,“并没有请人,是我爱人自己写的。”
  “请问,能不能请您爱人写一张匾?”
  老者谦和温润,“润笔好说。”
  老人言谈颇文雅,鲁盼儿第一次听到润笔二字,猜测是工费,既不好同意也不好反对,便笑着说:
  “我爱人还在上学,周末才能回家,我问过他再给您回话儿。”
  老北京人讲究,对人称呼不用你而用您,鲁盼儿入乡随俗,便也学会了。
  “既然这样,我周末再来拜访您爱人。”
  老人用手一指,颔首告辞了,“我姓王,在磁器口做木器生意。”
  “王爷爷,慢走。”
  第162章 注意影响
  开门第一件生意却不是做衣服, 鲁盼儿觉得好笑, 且她从来不知道写字还能挣钱。
  杨瑾在红旗九队时, 每年过春节都会给社员们写春联,那可都是免费的,有时还要搭些红纸和墨呢。
  北京这边的说道儿还真多。
  挣钱的路子也真多。
  鲁盼儿站在门口重新欣赏两块招牌上的字, 越看越觉得好看,忽听梓恒的声音, “妈妈, 我们回来了。”
  转头就见胡同口那边一辆自行车驶了过来, 正是杨瑾,梓恒正坐在车子的横梁上叫自己呢。
  转眼间,杨瑾已经到了门前, 下了车笑道:
  “今天下午只有两节课, 我就回来了,正好先去幼儿园接了梓恒。”
  “前天是因为下雨了,担心我带着梓嫣接梓恒不方便, 昨天是因为食堂的包子很好吃, 买了送回来,今天又是下午课少, ”鲁盼儿便嘀咕,“要是我们到了北京影响了你学习, 我不如带着两个孩子回红旗九队呢。”
  梓恒笑着跑在前面, 杨瑾早接了梓嫣抱在怀里, 亲亲可爱的女儿, 又亲亲可爱的妻子,“怎么办呢?
  我就是忍不住想回家。”
  “我本来要批评你的,可又忍不住笑了。”
  梓嫣听了笑字,马上便拍着小手咯咯地笑了起来,夫妻俩一起看着小女儿,“居然能听懂话了……”
  梓恒赶紧跑过来问小妹妹,“我给你唱个儿歌,好不好?”
  说着就在院子里拍手唱了起来,“小燕子,穿花衣……”
  正是幼儿园教的。
  梓嫣瞪大眼睛看着,时不时也拍拍小手笑。
  看两个孩子玩得开心,鲁盼儿便说了方才王爷爷写匾的事,“润笔,应该也是工钱吧,听着还真文雅。”
  “古时文人耻于谈钱,便有种种代称,隋时皇上命大臣写诏书,有人戏言‘笔干’大臣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此后写字、作画、写文章的费用就都叫润笔了。”
  杨瑾随口解释了,却又摇头,“自家用的招牌我写写倒没什么,可是外面的牌匾我还不想接,总要再练十年字再说。”
  其实杨瑾的字已经非常好了,但他既然这样说了,鲁盼儿并不反对,“我就是有点好奇,润笔费究竟是多少呢?”
  “唐代时润笔费最高,据说韩愈为人写碑,一字之价,辇金如山;白居易为好友元徽之写墓志铭,元家送了车马、绫帛、银鞍、玉带共几十万金,后来捐给了香山寺。
  宋代时润笔之风也很盛行,宋太宗还专门为文人设了润笔钱。
  郑板桥卖字画还专门做了一首诗,其中有‘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这样两句。
  民国大家吴昌硕老年时曾定下匾额三十两的润笔,上门求字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时常有人前来求字,我那时还小,并不知道润笔多少,只记得父亲轻易不肯写,若是答应了,必用心写到满意才肯拿出去。”
  “不想现在竟又有人提起润笔之资了。”
  杨瑾想了想,矜持地说:
  “十年之后,我若写字,一幅总要几十元钱吧。”
  “哇!”
  鲁盼儿惊呆了,“写几个字就要几十元!”
  “若是收了润笔费,便都交给你。”
  鲁盼儿并不是爱财的人,但听了这话,也难免激动,“总见你不把钱放在心上,但若是想要挣钱,却又最有本事!”
  杨瑾就摸摸鲁盼儿的头,“所以呀,裁缝活儿喜欢做就做,不喜欢就不做,我总能养得起你们娘仨儿。”
  虽然如此,可鲁盼儿非但没有生出靠丈夫养着的心思,反而更想把裁缝活儿做得更好,做出名气——杨瑾优秀,自己也不差呢。
  只是,牌子挂了出去,到现在还没收到一份儿活儿,还是让鲁盼儿颇有些气馁。
  最了解鲁盼儿的莫过于杨瑾,他一眼看出妻子的心思,笑着说:
  “你一向要强能干,而且果然心思极灵,手也极巧,既然决定做裁缝,定然成为最好的。
  眼下没有客人来,是宝珠蒙尘,不用多久,我们家的院门都要挤破了呢。”
  “还算你有识人之明吧。”
  鲁盼儿一本正经地点头,又笑着推他,“先去看书,将来成了一代大家,我好在家里收润笔费呀。”
  因在家闲着,鲁盼儿便将所有的家务都包了下来,再不许杨瑾动一根手指头的,连洗澡水都烧好端进来,第二天又早早做了胡萝卜蛋炒饭让他先吃,“今天是周五,晚上不许回来了!
  若是回来可没饭吃!”
  家里离学校不近,骑自行车总要近一个小时,来回就是两个小时,杨瑾除了学业,还额外参加课题研究,负担重着呢。
  孩子们还在睡着,杨瑾就小声说:
  “我才不信回家没饭吃呢,而且昨晚你不是也挺开心的嘛。”
  鲁盼儿飞红了脸,“你还敢说!
  今晚我早早锁上门,谁来也不开!”
  “好,好,好,我今晚留在学校,明天晚上就回来了——对了,跃进应该也能过来,要多买点菜。”
  “知道了。”
  鲁盼儿笑着答应,又有些感慨,“这时节在老家,菜多得吃不完,现在不但要花钱买,而且只能是商店里有什么买什么,也不够新鲜。
  就连这鸡蛋,我也觉得不如自家的好。”
  “要么我把花铲了重新种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