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上)
作者:
唯易永恒 更新:2023-05-08 12:58 字数:3338
做了几个月的赈灾大使,让狄青有些焦头烂额,他好不容易将各州安抚下来,却发现战争又开始了,神国气势汹汹,派遣了三百万大军,长驱直入,所过之处,狼藉一片。
几个州的百姓,刚刚安抚下来,眼看着种上了庄稼,战争一来,全都毁了,狄青为此废寝忘食,他知道他这个赈灾大使,必须给人皇分担压力。
神国大军入侵时,他刚好在西面的梁州,利用自己刚刚建立起的威望,狄青不得已,凑起了三十万大军,想要阻挡神国大军的脚步。
然而,即便有天书院的相助,神国依然碾压他们,三十万大军一战下来,只剩下不到几万人,仓皇的逃入了桂州。
借着桂州的山险,加上地方的百姓相助,他才拖延了神国大军的脚步,然后,依旧是节节败退,狄青不善于用兵,但他知道天下大势。
如果任由神国的西路大军肆虐下去,他们刚刚稳定的各州,便会再次陷入混乱,到那时候可不仅是元气大伤,而是永久性的创伤。
当他听说东边也是如此,当天晚上,便在自己的行署中大哭了一场,他觉得老天爷实在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要对大唐的百姓如此残忍,明明要看到希望了,却用战争一步把他们推到了深渊。
自此之后,狄青变得更加沉稳,他知道这天下压力最大的人不是他,也不是人皇,而是在仙州,顶住神国主力的秦王楚易。
当他听说,楚易要率领荒龙军团与神国决战时,他便知道这是被逼出来的,现在这种局面,似乎只有他能够再次创造奇迹,才能够挽救眼下的大唐。
狄青没有松懈,虽然一路败退,眼看着就要退出桂州,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在率领着残兵离开桂州的边界时,他亲吻着桂州的土地,心中暗暗发誓,他再也不退了。
要么哪一天他带着人回来,收复这里,要么就死在他身后的土地上。
徽州城内,一片萧条,这个曾经繁华一时的城池,饱受战争和蝗灾的摧残,让狄青感觉到幸运的是,这里的百姓并没有抛弃大唐。
大唐的百姓,真是世间最好的百姓,他们被逼的走投无路,在反王的驱使下,进攻长安城,当十六路反王大军被破,当人皇开始赈灾,短短的一个月里,他们便把人皇当作他们心中的菩萨,这恩情,他们铭记于心。
徽州城里的百姓,记得狄青,他曾跟天书院的学馆先生在这里赈灾,在这里杀了许多欺压百姓的贪官恶霸。
听说狄大人一路从梁州败退桂州,再败退徽州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选择了拿起了武器,跟狄大人站在了一起。
那天晚上,狄青在徽州城的行署中,又哭了一场,他发誓一步也不退了,死也要跟徽州城的百姓死在一起。
神国大军并没有全力追击,他们速度算得上缓慢,其主帅并不把这几个州的大军放在眼中,他们似乎也知道,只要光明圣子消灭了楚易的荒龙军团,大唐就彻底完了,这里不过是个策应,快不快根本改变不了局势。
来之前他们甚至得到了命令,让他们缓慢行军,不要把战线拉的太长,西路大军的主帅,很忠实的执行了杨鹏煊的命令。
这就给了狄青足够喘息的时间,然后在看到神国大军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时,他知道自己这一战必败无疑。
学馆的先生们跟着他,疲惫不堪,这些读书人成为了他军队中的骨干,有很多次他们想要跟神国决一死战时,都是狄青劝着他们保存实力,如果他们死了,西路就再也没有抵挡神国军队的人了。
此刻,他们站在城头上,眼中充满了决然之色,当听狄青说再也不退了,他们兴奋了一晚上,这些天,太窝囊了,面对生死,他们心中坦然。
他们相信,绝不会被人遗忘,哪怕大唐亡国,也将有人记得,曾经有他们这群人,为大唐国最后一搏。
然后,老天爷舍不得他们就这么死了,在狄青和诸位先生无比绝望之际,在徽州城后,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长龙。
一开始,狄青还以为是神国包夹的大军,可当看到他们骑着瘦马,父亲带着儿子,腰间挎着朴刀,手里拿着马槊,狄青整个呆住了。
他身边的先生们也呆住了,这支从北方来的长龙,延绵不绝,天书院的教谕,看到他们这些行头,似乎想到了什么,惊呼出声:“这是……府兵?”
大唐如今只有一个地方有府兵,那就是长城军,那里保留了大唐建国之初的荣誉,他们守卫者北方的国门。
三千年之后的今天,方其深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在徽州城北,看到了大唐府兵,这让方其深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他下意识擦了擦眼睛,这确实是大唐的府兵,不是神国的军团。
这些人的武器和战甲,实在太显眼了,大唐任何一处,都找不到这种古老的战甲和武器,这些显然不是从他们先辈手中继承来的,而是后来打造的,可大唐早已经不再使用这种古老的兵器,如此古老的制式战甲。
这一幕,让方其深老泪纵横,他发现这些人最年轻的都在五十以上,除了那些带着儿子的人,很多都已经六七十岁了。
不经让人想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方其深突然想到了大唐立国时,太宗皇帝的遗训,很多人早就忘记了对于传役府兵的遗训,即便方其深也是在某部典籍里偶尔翻阅到的。
他没想到,当初一笑掠过的东西,会变成现实,关中子弟一直没有忘记太宗皇帝的遗训,他们一代传一代,以此为荣,他们等一千年,等了两千年,终于在三千年的今天,等到了那道人皇令,他们有儿子的带着儿子,没有儿子的牵着瘦马,自备干粮,大步朝南方赶来。
他们没有刻意的凝聚到一起,可是,一路走来,就像是汇聚成溪流的水,最后又汇聚成大河,最终形成了一条长江,人们问他们去哪,他们说,去赴国难,当路人看到他们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时,不但没有敬畏,反而充满了讥笑。
他们并没有怪罪这些准备逃走的路人,他们微微一笑,继续上路,心中浮现的是先辈传承下来的荣誉,他们是大唐最后的国门。
方其深和狄青以为,这些府兵的到来,会引起整个徽州城的混乱,但他们没想到,府兵们在来的路上,就已经自发用自己户籍,分成了一个个队伍。
他们只是传役府兵,有的人这辈子都没打过仗,可当人皇令一到,却让他们生龙活虎,也让他们适应了军伍。
到达徽州城的府兵,并没有一百万,据后来狄青统计,到达徽州城的,不到六十万府兵,很多老人不是当了逃兵,而是在半路上累死了,往南的一条路,都是他们的尸体。
他们的后辈,拿着他们的武器,带着父亲的荣耀,踏上了往南的征程。
狄青无法拒绝他们的好意,他现在真的很缺人,很缺能够守卫徽州大门的人,可看到那一张张满脸皱纹的面孔,看到那一张张青涩的面孔,狄青眼眶湿润,这一次他没有哭,他觉得能跟这样的人一起战斗,是他这一生的荣幸。
第一次看到神国大军时,很多人都产生了畏惧,战场跟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这里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
狄青把所有人尽量的安置在了有力的位置上,徽州城的所有百姓都动员了起来,好在,神国的主帅,给他预留了很多时间,在那个傲慢的家伙脸上,狄青看到了淡淡的讥讽。
战争的号角,在第三天吹响了,当神国精锐武器落在他们身上时,城头上瞬间留下了成片成片的尸体,不像是战争,更像是一场屠杀。
从早上守到晚上,倒下的人被抬下去,后面的人前赴后继,到了夜晚,第一日的守城终于结束了,当狄青计算出那个伤亡的数字时,他的心都在颤抖。
然而,当他夜晚去城头上巡查时,却发现府兵们在城头上喝着酒,唱着关陇子弟传承的民谣,那歌声直冲云霄,没有丝毫悲伤的情绪。
狄青知道,他们其实是在悲伤,他们用歌声抒发着心中的悲伤,为死去的兄弟而悲伤,为千疮百孔的大唐而悲伤。
他们不愿意看到关陇子弟一手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亡了,他们没有南方人那么多愁善感,他们很沉默,只是用歌声诉说。
第二日守城之战,他们记住了昨日的教训,可伤亡依然巨大,看着那些被抬下去的尸体,看着箭雨遮天,狄青显得十分绝望。
他把一切都运用上了,学馆的先生们,尽全力布置阵势,刻画符纹,可神国的大军,依然呈现出碾压的态势。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直到半月后,徽州城依然没有拿下,整座城池臭气冲天,粮食早已经消耗殆尽,到了半夜,他们依然能够听到城头上,那古老的关中民谣。
神国的主帅终于不再轻视眼前的徽州城,在这里他葬送了将近十几万大军,这本是不应该有的伤亡,可这座城池,依然屹立在他的面前。
他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狄青不是只有几万残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