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匕现(3)
作者:
要离刺荆轲 更新:2023-05-20 22:43 字数:2683
“天子驾临,百官恭迎!”
伴随着唱礼官的一声宣礼,本来还熙熙攘攘的宣室殿,立刻安静起来。
文武百官各自归位,然后,文官在丞相刘屈氂,武臣在鹰杨将军张毅的率领下,分列两班,恭身参拜:“臣等恭迎吾皇,吾皇万寿无疆!”
在群臣的恭迎声中,大汉天子的撵车缓缓从东侧偏殿抬进来。
然后,奉车都尉赵充国与驸马都尉金赏率领着诸近侍卫兵,簇拥着天子,登临御座。
“朕躬安,卿等免礼,请坐!”天子缓缓开口。
于是,群臣各自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作为武将首领,张越坐在左侧。
他对面是丞相刘屈氂,其右手是执金吾霍光,左手是卫将军李广利,而在身后,随他回朝的鹰扬大将们临襟正坐。
此外,在这殿中还有着数十名外界公认的鹰扬系朝臣。
包括少府公孙遗、京兆尹于己衍、典属国司马玄、治粟都尉赵过等两千石大臣。
鹰扬系的辉煌与强盛,让人侧目。
不过……
“很快,这如日中天的鹰扬系恐怕便要土崩瓦解喽!”有大臣在心里笑嘻嘻的想着。
两年前,贰师系的迅速崩塌,犹在眼前。
如今鹰扬系的瓦解,怕也当是‘其亡也忽焉’。
但,也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昨日下午,鹰扬骑兵入城,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虽然,看上去好像鹰扬骑兵入城后,就只是抓了一个孟氏。
然而,万事开头难。
调兵入城这种事情,只要开始了,恐怕就很难善了!
“嗯……”御史大夫暴胜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扫视了一下殿中,猛然皱起眉头来:“杨中丞呢?”
御史中丞,号为弍大夫,既是代替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台的代表,亦是御史大夫的备胎,同时也是负责监督朝会礼仪的官员。
所以,杨敞的缺席,让暴胜之眉头一紧。
倒不是担心,而是高兴!
杨敞是霍光硬塞进御史台,跟他争权夺利的急先锋。
平时看在霍光的面子上,暴胜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只要有机会可以抓到小辫子,那暴胜之不会客气。
“暴公……”尚书令张安世站在御阶上答道:“杨中丞今日陪驾之时,忽发急病,陛下已命太医往视,今日朝会,烦请暴公自御史台择人代之!”
暴胜之一听,立刻笑了起来:“原来如此!杨中丞果然勤勉……也怪吾平日给中丞太多差事了……未来,吾当酌情减轻杨中丞之政务……”
而在暴胜之的对面,霍光却只觉脸颊抽搐,心里面难受的要命。
然而脸上却只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着群臣,虚与委蛇。
只有张安世,看着暴胜之与霍光,内心悠悠的叹了口气。
然后,他悄悄回头瞥了一眼御座上的天子,旋即迅速低下头来。
这殿中,恐怕到现在都无人知晓,汉家今晨已然有一位重臣因‘操劳政务,积劳成疾,不幸暴卒’。
而天子的追封诏书,也已经写好了,此刻就在他袖中,只等着散朝后就由兰台下发给御史台,同时告知朝臣:汉家出了一个大大的忠臣!
这个忠臣忠到了直到死,还在侍奉天子!
群臣都应该学习杨敞这种为天子为刘氏鞠躬尽瘁,粉身碎骨的精神!
总而言之,杨敞会被塑造为汉家官吏楷模。
而天子此举,与他忽然赐死杨敞一样,让张安世捉摸不透。
只能归咎于‘天心如刀’‘伴君如伴虎’。
可笑的却是,暴胜之与霍光,却还在勾心斗角。
根本不知道恐怕已经大祸临头了!
因为,当今天子不杀人则已,杀则表明他对某人或者某一个派系,已经彻底失望!
而臣子让君王失望,下场只有一个——死!
心里面想着这些。
太子刘据、太孙刘进,就领着来朝长安的诸王,从宣室殿的另一侧鱼贯而入。
“儿臣恭问父皇安……”太子上前叩首。
“孙臣恭问祖父大人安……”太孙立刻跟上。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于是,诸王们纷纷叩首。
“免礼!”天子挥手:“来人,为太子、太孙及诸位宗室诸侯王赐座!”
于是,便有着尚书郎们上前,将诸位天家血脉,引领到一个特别为他们开辟出来的区域。
然后,延和四年夏八月的朔望朝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是丞相府与少府、大司农,共同向天子汇报今岁天下春耕情况,郡国的水利设施情况以及即将到来的秋收收成预算。
自延和元年夏季的旱灾后,汉室已连续三年风调雨顺,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了。
只有些偶发的,最多影响一郡的水旱蝗灾。
若是过去,即使是这等规模的灾害,汉家也要忙的手忙脚乱,甚至疲于奔命。
但在如今,这样级别的灾害,于大汉帝国,已不过小小动荡而已。
都不需要天子亲自下诏,更不需要丞相府、少府、大司农牵头汇总督办。
地方州郡,就已经有能力赈灾了。
最多,朝堂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徭役,再调些粮食去赈济灾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中在去年已经实行了粮食自给自足。
新丰的麦种、粟种是其一。
但主要还是治粟都尉赵过推广和普及的种种新式农具与耕作技术以及当前关中地方官府普遍学习新丰,大修水利的背景。
曲辕犁、耧车、水车,加上修葺完善的渠道以及代田法、堆肥法等耕作技术。
使得关中地方的土地,即使没有种上来自新丰的新种子,亩产也实现了倍增。
于是,关中从去年开始不仅仅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了。
甚至还有百万石规模的结余可以支援关东治河。
而在延和元年,因为旱灾的缘故,关中当年和来年从关东分别转输粟麦六百万石与五百万石。
为了将这些粮食运到关中,征发的民夫起码三十万,而耗费的粮食倍于此数。
如今,关中不再需要从关东转运漕粮。
不仅仅节省下大笔费用,更让关东郡国结余大批粮食。
更关键的还是,从今年开始,连河西边郡,也不再需要中枢每年从北方转输数百万石粮草了。
于是,哪怕关东治河之事,烧钱如流水。
但汉室财政却破天荒的有了盈余。
光是大司农的府库里,就有十余万万的存款!
这让天子听完,龙颜大悦,群臣们也是欢喜鼓舞,纷纷道贺。
帝国国势蒸蒸日上,自然,作为朝臣的他们,也就有了更多机会与借口捞外快了。
只是……
美中不足的是,如此蒸蒸日上的帝国的大部分权柄与利益,都被一个人吞进了肚子里,然后吃干抹净,只留些汤渣给其他人分享——那位英候鹰杨将军!
不止如此,这位鹰杨将军控制下的工坊、织室以及河湟庄园的产出,正在不断侵蚀着大家从前的利益。
源源不断的毛料,让齐鲁的丝绸价格在一年内下跌了四成。
而廉价的铁器,则疯狂的冲击着各地的铁器商人的市场份额。
去年,雒阳市场上,七成的铁器是从新丰的工坊里被生产出来!
那些该死的工坊主,用锻锤成批的制造着廉价的各色农具,整个市场因为那每月生产十万件以上的工坊而颤抖。
现在,锄头、镰刀的价格,已经跌破了成本价。
大批大批的关东作坊、铁匠破产。
那些该死的新丰人,趁机将破产的铁匠与作坊工人,忽悠去了新丰。
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