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饭局
作者:星空没有云      更新:2023-05-29 21:02      字数:2251
  “惭愧,入宫之后,天子只与本官说了些家事,并未提及授官的事情。”陈初六叹了口气,对赵祯那一场嚎啕大哭,自然有意不提起了。
  众人听了,皆是轻叹一声,这谁能想到。范仲淹授右谏司,韩琦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宋庠授太子中允、直史馆,富弼授开封府推官、国子祭酒,那些被调入京的人之中,陈初六又熟悉的,只有包拯未能留在京中。
  包拯直而犯上,在吏部的时候得罪人,入吏部听选时,被外放为和州监税。至于为何得罪吏部,王随当面和陈初六说了。吏部的想法,是想大大提拔重用,可包拯念及父母年迈,想离家乡任官,于是就放回去当了监税。
  总之而言,陈初六的这些后进之事,乃是同一时间选调入京的,几乎都已除授官职,反而他这个前辈,却还在家里候旨。
  不过,这些调选回来的,除了范仲淹之外,都是新科进士。他们在地方为官,都是贰佐官,故而干系不大,就算把政绩夸上天,一般也不会出问题。
  陈尧佐叹了口气道:“这兴许正是好事多磨吧,外官调任京职,京职再外调主政一方,最后回京城任职,再步步小心,才能走入人臣之位。”
  王随在一旁拈须道:“吏部没有得到半点消息,这本官也无能为力,再者说来,吏部也不是本官一言之堂,那个马解林,哼!”
  旁人问道:“吏部左右侍郎不睦,朝中百官,早有耳闻。但不知那马解林如何想的,他深居简出,不与人来往,到底算是谁的人马?”
  王随闭嘴不说,底下的人自然也不问了。这时陈尧佐抚掌道:“赵官家叫知应去谈家事,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知应简在帝心。在这官场上,失意得意,都是常有的事,也许这正是好事多磨,等待知应的,将是大用,故而晚来。”
  “希望如此吧……”陈初六看了一眼范仲淹,笑道:“古之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吾向往之。”
  陈尧佐、王随、范仲淹俱是眼前一亮:“知应所言,切中吾等之心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有暴风雷雨而弗迷,当浮一大白!”
  饭局散了之后,还有四五人留在厅中,又转至书房议事。陈尧佐、王随、范仲淹,此外还有一人,跟在王随身后,刚才宴会时并未出现,宴会散了才赶来。
  坐定之后,王随笑道:“知应,这位便是流内栓杜衍,字世昌,原本是查案定刑出的名,现在管着磨勘院。”
  审官院、磨勘院、三班院,这分别是考核天下官员的三大院。审官注重历纸,磨勘论资排辈,三班院则是管着武官的。
  历纸最重,故而审官院最重,外地官员想要调入京中,都得靠审官院。磨勘院照样不弱,磨勘虽然是论资排辈的,但还是需要课考的,考试不过,就连论资排辈也没用。天下官员想要入京,历纸再漂亮,官阶不够,那也得降级调选。
  杜衍就是管着磨勘院,陈初六拱手一笑,算是见礼过了。众人喝过了一杯醒酒的茶,那杜衍开口道:“下官在吏部值夜,刚才听见一个消息,匆匆赶来这里。”
  陈初六摇头笑了笑:“这次入宫没有能授官,有负众望,不会是有人想墙倒众人推,联名弹劾我吧?”
  杜衍肃然道:“正是!”
  这下陈初六说不出话来了,陈尧佐让杜衍快快细说,杜衍又道:“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张存上书弹劾知应,说知应离任之前,搜刮民脂民膏,将太原府的仓银掠夺一空,百姓连修河补堤的钱都被带走了。”
  “他们还有消息,这钱是分两批带走的,头一批二百三十万贯,压得船沉沉的,次一批则是一百六十万贯。这两笔钱可都是现钱,既不算货物,也不算折换成交子的钱,这笔钱足以抵得朝廷岁入的大半了。张存那些人,弹劾知应为巨贪!”
  “他们还说,知应瞒着太原府大小官吏和百姓,将这些钱运走之后,连赠别都不敢,半夜里偷偷溜走的。一路上借钦此一品待遇,肆意妄为,与沿途官吏来往不断,要挟其给钱,比之当年的秦九有过之而无不及。”
  “胡说八道!”陈初六听了都有些生气:“确实是半夜才走的,可本官那是怕惊扰百姓。要是百姓挽留,一时走不得,在路上耽搁时日。”
  “二百三十万贯……这笔钱是知应交给本官用来整顿河务的。”陈尧佐的脸也黑了下来:“看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不是冲着知应去的,而是冲着本官来的。”
  “陈参政先慢……”王随问道:“这二百三十万贯,你用来整顿河务了,可还有那一百多万贯,哪里去了?”
  这时,四个人俱是看向了陈初六,只见陈初六脸色忽然平静下来了:“这些钱都是合理合法的,那石炭厂赚的钱。这些钱,赵官家还分了许多,他们拿这件事来弹劾,无疑是找死。”
  范仲淹低头一想,道:“下官身为右谏司,是不是也要跟风弹劾一下,免得他们怀疑?还是说独树一帜,闭口不谈。”
  陈初六看向他道:“希文,你是右谏言,乃是规劝天子的,而不是弹劾百官的。姑且按兵不动,只需将他们弹劾的奏章,全都送给本官来看一看。这弹劾的事情,本官自有办法应付。”
  几人有对朝中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交换了一番意见,次日,范仲淹便将这些奏折,全都抄了一遍,送到了陈府。陈初六看了之后,反而心情好了许多。这些弹劾的奏章大同小异,都没有切中要害。
  什么搜刮仓银,什么路上骚扰百姓,这都是编出来的。陈初六在任上,足够算得上两袖清风,毕竟官府里的钱,他是一文不取,反而经常倒贴。他赚的钱,都是跟赵祯一起合伙赚的。
  但刘沆、高阳看了这些,皆是气愤不已:“东翁多不容易,这,这群人是不是疯了,为何要抓着东翁不放?”
  陈初六将最后一封奏折淡淡放下:“无非是想借我上位,或许单纯只是嫉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