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 第291节
作者:湖涂      更新:2024-02-08 16:12      字数:3937
  “这边不是也不能丢下吗?正好,以后我们一起两边跑。”谢蔺笑道,“而且虽然我的初衷是这样, 但是真的执行之后, 我也觉得这其中的商机还是很大的。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扶持, 也许发展不会比外面差。而且这地方地理位置很好, 交通便利。去全国各地都方便。用南方那边的信息和技术支援这边,一举两得。”
  谢蔺越说越自信。
  苏楠也很欣赏他这份自信。仿佛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 他都能很快就找到是适合他的路。
  苏楠道, “既然你已经都计划好, 安排好了。那我也不阻止你。只是以后这种事情我们也要商量一下。既然都要在一起了,咱们一起找对咱俩都有好处,都适合的路。”
  “就像你说的,赚钱哪里都能赚,咱俩难道连这个自信都没有?”
  “我不会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但是咱们可以调整啊。我也是贪心的人,我想要事业,我也想要家庭和睦。难道我在你心里,是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人?谢蔺,家是咱们俩的。”
  谢蔺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一下子笑了,然后弯腰低头,和她额头挨着额头。“对,是咱俩的。”
  晚上,两人上了谢蔺家的阳台,坐在一起吹着风。看着漫天的星星。
  谢蔺就忍不住感慨,“我怎么就这么好的运气,遇着这么好的对象呢?还马上要成我媳妇了。我想起来就觉得老天爷对我不薄。”
  苏楠想着那也是对我不薄,你就是顺带的。这要不是让我重生了,能有你啥事?
  她将西瓜塞谢蔺嘴里,心里又忍不住想着,她觉得自己也没对谢蔺多好。
  她已经没有那种全身心依靠别人的心思了,哪怕再爱一个人也是有所保留。
  如果不是谢蔺的行动在先,今天她也不会说出那番话来。
  那是她对谢蔺的回应。
  她爱他,但是也不想无怨无悔的爱。苏楠很清楚,她最爱的是自己。
  谢蔺见她没说话,问道,“不是还在气我瞒着你吧。”
  “不是,这事儿翻篇了。我还气什么?我就是想着以后怎么安排。咱两得有一个计划。”
  谈论这个,谢蔺就很有兴致了。
  从行业发展,说到交通运输。以及未来通讯事业的发展。他认为管理公司已经不需要每天在一个地方待着了。培养足够的人才,自己统筹就好。什么公司都让自己亲自管着,那么多没意思。
  他在南方那边的工厂如今已经是往电子代工的方向发展的。
  小的业务,他也培养了销售人员去谈。大的国际性的业务,就他亲自去谈。以后等招揽到了更多的人才,这方面他都可以不用管。
  帮助这些公司代工的同时,谢蔺也可以对这个行业更加了解。他看的还不光是国内,还可以跟着一起看国外市场。
  “等我这边有了实力,我肯定要办自己的品牌的。到时候,海城,首都,咱都要去。咱们一起去打拼。”
  想想两人一起去一个新的地方再次打拼创业,这种感觉真的挺好的。
  谢蔺握着苏楠的手,“咱们一起。好不好?”
  苏楠仰着头看他笑,道,“当然好。”
  谢蔺心里真开心,觉得遇着苏楠之后,未来要走的路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有盼头。
  他低头挨着苏楠的脸颊,忍不住亲了又亲。
  然后又试了试自己新掌握的吻技。
  这次说开之后,两人的心仿佛又更近了。都知道,对方的规划中有自己。自己的规划之中也会有对方。
  平时也更加有商有量。
  谢蔺在安阳建厂选址,都还征询苏楠的意见。
  国资办这才知道,原来谢蔺和苏楠还是未婚夫妻的关系。
  他倒是也知道谢蔺和前任书记谢文国的关系。又想到当初谢文国身边的林秘书故意为难苏楠。就觉得很想不通。
  觉得这谢文国是不是有点儿糊涂了。
  幸好没继续当书记了。
  现在的领导班子就很好的。新任书记有魄力,陈市长又很有干劲。安阳各单位压力都大了,在厂里搞整改。特别是钢厂和机械厂,清退了好些只吃饭不干活的人。
  谢蔺在安阳待了几天,把建厂的地址选好了之后,就要回南方去了。
  这边的工程,肯定是政府这边找人做。他这边是只需要出技术的,出资金。厂房和地皮都是政府安排。后面国资办就要在厂里占据一定比例的股。
  谢蔺对此也觉得挺好的,背靠政府肯定更好开展生意。比如他这个是电子厂,追要生产一些电子成品,收音机,复读机和电视机一类的。到时候和政府部门合作,给政府的同志优惠,也算是可以得到一批政府干事作为第一批顾客。
  谢蔺还想着,等以后自己搞出了电脑了,有政府帮忙,以后也还要推广。
  电脑这种东西,肯定是先出现在政府部门的。一般家庭开始的时候是不会消费这样的产品。
  谢蔺以后也是要开始两边跑的生活了。不过他自己倒是觉得甘之若饴。
  苏楠都很佩服他的精力,至少她是吃不消的。特别是之前一阵子的出差,让她就觉得累。
  以前刚创业那会儿吃苦,她真是咬着牙都能坚持。起早贪黑都很有干劲儿,但是现在渐渐的就无法接受这种强力的工作了。
  苏楠觉得自己这估计是好日子过多了,已经不想再去吃苦了。也可能是那时候没退路,意志力就格外坚强。现在也算是小有成就,自然不会委屈自己了。
  不过不管这苦能不能吃,苏楠暂时还是要吃。
  毕竟新品牌少不了事儿。
  这不,各地的店面装修在紧赶慢赶之下,即将成功。苏柳就急忙安排自己培养出来的门店部的人才去各地直营店里面开展工作。
  而苏楠则要负责为接下来的评选工作造势。
  苏楠已经邀请了电视台的人作为评委,参加最终评选,到时候还会在电视和报纸上面进行公布结果。
  但是苏楠和电视台的人商量之后,决定再加一个投票环节,增加客户的参与度。
  所以就加了一个打电话投票环节。
  先是评委们从各地宝宝的照片中选一批决赛候选人出来。在获得家长允许的前提下,将这些宝宝的照片刊登在报纸和电视上面。不写名字,只用数字编号。
  支持哪个宝宝,就打电话投哪个宝宝的号码。如果客户投的宝宝最终被选为代言人了,那么这些支持这位宝宝的客户,将会得到店里发放的会员卡一张。以后购买店里的产品,都可以享受折扣。客户只需要留下自己的收信地址,单位就会直接寄过去。这种留地址的方法也可以防止有人票数造假。虽然肯定也防止不了的。毕竟现在也没有短信之类的投票方式。
  苏楠觉得这办法很好。这也是她能想到的最合适的了,当然还有更好的方案,但是没钱啊。比如海选,其实最合适的还是去各地省会城市办海选。这样才算声势浩大。但是花钱太多了。她现在还没这个实力。只能以照片的方式来。
  好在中间的电话投票环节,也是增加声势的一种方式。倒是也能让这个活动显得声势浩大。
  这投票环节说加就加,真的做起来可不容易。先是要从众多照片中进行海选。这次参与的人数真的超出苏楠的想象。可能真的是因为这活动新鲜,好些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寄一张照片过来了。每天光是拆照片,登记资料,都让这个项目组的员工们累得不得了。
  也得亏苏楠之前在厂里一直搞培训人才,要不然这还真不能临时组成这么多人来做这事情。
  海选完成之后,又开始在报纸和电视台上面刊登决赛人员。
  从这消息填报出去之后,办公室里十几部电话,整日里响个不停。
  也不知道是观众为了获得那个会员卡,还是有人自发的喜欢决赛里的某个宝宝,还是家长们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拉票。
  反正这个电话参与度很高。
  接线的小姑娘手都软了。
  这种情况让苏楠等人都很累并快乐。
  李兰馨过来支援的时候,也和苏楠说起了这个情况,“青春年华厂里也有很多家庭参加。我吃饭的时候都听着他们在和相熟的人拉票呢。还主动承担电话费。”
  江玉兰道,“我们家铃铃说,有家长都在学校里面搞拉票了。”
  过来凑热闹的孙武刚道,“还别说了,你嫂子在家里念叨呢,说要不是孩子长得像我,她也得去报名的。”
  苏楠顿时笑了。“嫂子这是开玩笑呢。”
  孙武刚道,“那谁知道呢,没准说的真心话。反正我长的不如她,我认。但是孩子非得像我,我也没办法啊。”
  大家都笑了。
  其实孙武刚也不丑,但是相貌确实不存在什么竞争力。
  互动一直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到了八月,各地快乐儿童直营店也上新成功。连初期的试营业都要过了,准备正式营业了。
  也是这个时候,活动才正式收尾。
  经过民众选拔,以及电视台评委的综合评选,最后分别选出小中大童三组,每组男女各一个,一共六个。
  他们将参与电视广告拍摄,还要拍摄一些模特照片放在店里。
  说实话,孩子都很可爱。
  选出来的翘楚就更不必说了,不说外表了,就是精气神都很出挑。
  苏楠觉得这些孩子按着这样长大,这相貌不得了啊。
  谢蔺回来查看建厂的进度,也看了照片,眼热得很。
  他偷偷在脑子里面幻想以后的孩子哪里像苏楠,哪里像自己比较好。
  不过还早着呢。
  哎,时间过得真慢。明明已经很忙了,但是还是觉得时间很够用!
  随着谢蔺在安阳这边厂房的建设进度加快,谢蔺往这边跑的时间也多了。
  但是即便如此,苏楠和他相处机会也只有晚上吃完饭之后那点时间。
  因为苏楠太忙了。
  就和谢蔺之前想的那样,新品上市之后,评选结果公布,快乐儿童这个品牌已经可以说是全民皆知了。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大城市里面是基本都知道的。
  这让快乐儿童这个品牌有了开门红的成绩。
  之前大家买儿童的衣服,也只看产地,从来不看品牌。大城市来的衣服,那就是好衣服。
  现在有了快乐儿童这个‘大品牌’了,这些客户的购买方向也发生改变了。
  孩子们都以穿一身快乐儿童而欢喜。
  客户多了,直营店也就忙碌了。苏楠需要对接南方那边的代工厂,还要监督各地发货问题。比当初青春年华初创那段日子还要忙碌。
  而且是从夏天一直忙到了冬天。
  各项事务理顺了,苏楠才算是能抽出时间出来了。
  她觉得开年还要更忙。
  因为快乐儿童的宣传可能做得太成功了,以至于已经开始有人打电话咨询加盟的问题了。
  等年后公司开展加盟,那肯定更忙。
  加盟商一多,对生产量也要求更多了。苏楠决定年后还要招一批人。为以后建厂做准备。
  为了迎接来年忙碌的工作,苏楠趁着冬天厂里不忙的时候,就准备在厂里搞培训班,培养一批基层的工作人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