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2 14:42      字数:1906
  通过先前的种种安排,现在大明所辖的军队中,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军队,正在朝崇祯皇帝所想的方向倾斜改变。
  “解决好就行。”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环视殿内群臣,开口道:“今日召诸卿共商军政,所谈及的不是别处,恰恰是辽地的戍边大军。
  随着泛辽东战略的稳步推进,当前大明在辽地的局势,还算是比较安稳,至少不会再受建虏八旗任何动静,就导致局势骤然转危。
  而辽东督师孙承宗,在出镇辽地以来,审时度势下明确撤卫设府之事,筹措几支能战的强军,这也使得我大明在辽地,情况变得有些复杂。”
  复杂?
  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瞿式耜、陈新甲等军机大臣、军机参赞,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就当前辽地所处境遇,是自万历朝后期开始,对大明来说最为稳定的时期,特别是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的出现,使得建虏八旗的兵锋,不能随时随地的威胁到大明。
  而辽地多处榷关的开设,让察哈尔、内喀尔喀、喀喇沁等蒙古各部,为延续好和大明通关行商,好叫他们获取到丝绸、茶叶、棉布等日常所需,跟亲近建虏八旗的科尔沁各部,甚至和建虏八旗,都展开相应的攻势和对峙。
  像这样的一种局势,倘若能在辽地保持数载,只需要数载,那强劲凶残的建虏八旗,就能被活活的耗死!
  恰恰是这样的原因,使得辽西逐步推行撤卫设府,此事在传到京畿一带时,引起不少的非议和质疑,可在军机处这边却引得强烈支持。
  根源很简单。
  辽西逐步推行撤卫设府,使得辽地能自行发展起来,或许速度很慢,效率很慢,可却减轻了国朝的财政压力。
  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朕之所以说复杂,不是辽地的秩序复杂,而是戍守辽地的大军复杂。”崇祯皇帝环视群臣,看着他们各异的神态,继续说道。
  “据孙承宗先前所呈奏疏,戍守辽地的军队很多,很杂,不少军队,甚至都是天启朝的援辽军,可麾下的建制却残缺严重。
  面对这样的情况,使得在发放粮饷,调拨军械、火器、火炮等军需时,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过去辽地的局势虽说趋于稳定,但很多时候却又不是特别安稳,所以朕虽说知晓这一情况,但却也不能过多的干涉建制。
  毕竟整饬军队是需要稳定局势的,倘若在整饬戍边诸军时,建虏八旗对我辽西等地展开攻势,那只会影响到辽地的安稳。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辽西从落实撤卫设府后,局势是愈发安稳了,而建虏八旗又疲于战事,只怕麾下受损也不小。
  所以朕想要趁此机会,对戍守辽地的边军各部,展开一场全面整顿,以确保拱卫辽地的诸军,能以全新的面貌应对今后的辽地局势。”
  随着辽东将门势力的逐步瓦解,崇祯皇帝对辽地诸军的掌控力度,可谓随着辽东督师府的增强,而跟着相应增强很多,这也让崇祯皇帝想通过整顿辽地诸军,来真正掌控住辽西的局势,而此后征服建虏八旗,真正收复辽东全境谋势。
  第十七章 辽东军改(2)
  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瞿式耜、陈新甲等军机大臣、军机参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天子所说之言,心里都生出各异的想法。
  这就是天子先前想说的?
  王在晋心生感慨,回想起数日前得天子召见,让自己以军机处的名义,特擢一批辽将赶赴福建、广东、琉球镇等地,一些想不通的事情,此刻算全都明白了。
  提防欧罗巴各国的海上威胁,是一方面。
  想以此调走一批辽将,继而整顿辽地边军,是一方面。
  “就当前辽地所处的局势,国朝整顿拱卫辽地的诸军,其实是有好处的。”王在晋收敛心神,走上前作揖道。
  “受过去辽地混乱的影响,为确保辽前的安稳,朝廷调遣很多军队扼守各处,尽管确保辽前的安稳,但也导致拱卫辽地的诸军混乱、建制不一,继而存在很多隐患和问题。
  倘若国朝能有效整顿辽地边军,明确各军建制,这不管今后调拨粮饷、各类军需等,亦或调遣各军参战,都是有着好处的。
  特别是对建虏八旗展开攻势,随着那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在辽南诸卫掀起的战事,不难看出建虏八旗外强中干的本质。
  如果国朝能够统筹好辽东各方势力,甚至通过刘兴祚所领东江军,要求朝鲜出兵袭扰建虏八旗,那今后是能通过一场场战事,逐步收复被建虏窃据的辽疆,甚至将李自成所部进行收编。”
  “王卿所讲的这些,也是朕一直在想的。”
  崇祯皇帝伸手赞许道:“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辽地有当前的局势,可谓是非常的来之不易。
  国朝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想收复被建虏窃据的辽疆,那必须有明确规模的军队才行,倘若连拱卫辽地的各军建制,朝廷都不能掌握清楚,那怎样对建虏八旗展开攻势?如何镇压建虏叛乱?”
  辽东这块资源丰富的黑土地,崇祯皇帝肯定要全面收复回来,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毕竟大明今后的重工业区,哪怕是最原始、最简陋的那种形式,崇祯皇帝也要逐步的筹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