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作者:
一千棵树 更新:2024-08-06 17:22 字数:1995
“真的只是送一送,你们现在把韩成软禁在这里,还怕他跑吗?”怀瑾笑了两声,全天下都知道韩成是张良的君主,也听说过他三番两次表明对韩成的衷心,他若真为了刘邦一去不回,恐怕顷刻间就会沦为天下人所不齿的假仁假义之徒。
“送一送,直说就行……”项伯说到这里掩了口,直说……那也要项羽和范增都同意才行。
半晌无言,项伯最后没好气的说:“范增都走了,你还怕什么!”
怀瑾摇摇头,把他按在车里耐心等着。
一刻钟后,范增和项声一同出现在外面,听到项声询问的声音,怀瑾无奈的看着他,眼神满是哀求。
项伯无可奈何,不耐烦的走了出去。
没想到项伯从里面出来,项声和范增都是一愣,项声问:“子房如何了?可有大碍?”
“死不了!”项伯生硬的说,任谁都能听出那话中的怒气。
项声瞟了一眼范增,低声道:“范先生跟我说,子房不肯看他荐的医师。”
“子房不愿意看范先生带来的医师,有什么奇怪。”怀瑾走出来,面色清冷:“鸿门宴那会儿,范先生一心想杀我夫君,谁知道这个医师又是安得什么心!”
项声面上大为尴尬,范增则十分恼怒,他问项伯:“张申徒在里面可好?”
项伯深吸一口气,嚷道:“病得嗓子都坏了,人都起不来,还好什么好!行了,我们别在外面聒噪了,走吧!”
他不由分说把项声和范增都拉走,怀瑾绷着的那根弦瞬间就松了。
军中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范增来这么一次应该就不会再来了,毕竟他又不是围着张良一人转的。
回到马车上,见到韩谈低眉顺眼的脸,怀瑾道:“辛苦你了。”
“都是我应当做的。”韩谈并不敢居功。
午时,马车外面有人敲窗,怀瑾小心翼翼的打开一条缝,看到是思之端着一碗药在外面。
咸阳宫被烧,附近的宅子也付之一炬,思之和甘琪都被她带在了身边。
把药端进来,怀瑾像模像样的嘱咐思之:“这几日的饮食都清淡些,申徒吃不了味重的东西。”她刻意提高音量,让靠得近的士兵都能听见。
而一回到马车里,她就把那碗药倒进了痰盂中。
马车门窗紧闭,光线暗淡,怀瑾只是坐了一会儿就出汗了。
见韩谈坐的端端正在,她想到了韩念,于是便问:“韩念去齐国是做什么?”
韩念是与张良同一日出发的,两个人去的却是两个地方,那天张良走得匆忙,许多事都没交代清楚。
她只是突然想起来随口一问,韩谈却道:“我不能说,等大人回来,您问他吧。”
嘴竟然这么严实!怀瑾笑了一声,也没追问下去。
马车颠簸中,渐渐到了天黑,军队停下扎营。怀瑾这时便派人去把阿燕找来,莺儿不愿见她,她也暂时不能离开这辆马车,只好通过阿燕的嘴听些女儿的事。
怀瑾半个时辰后才见到满头是汗的阿燕,给她倒了几杯水,阿燕才缓过来,笑道:“营地太大了,来得慢了些。”
“莺儿今日都做了些什么?”怀瑾问道。
阿燕和前些日子的回答没有区别:“小姐整日只在马车中坐着,也就大王来看她的时候才有点笑模样。”
据阿燕所说,项羽每天吃完饭都会去看看莺儿,那也是她一天中唯一会说话会笑的时候。
想到这里,怀瑾对项羽隐隐有些感激,心情也就更加复杂了。
此后路上行走半月,即将要到彭城。这一路好几次都差点露馅,最险的那次是项羽宴请韩成,邀张良作陪。
怀瑾几乎快瞒不下去了,幸而项伯在旁周旋才混过去。快到彭城的前一日,张良终于回来。
不回来也不行了,进城门时必须与百官随行在项羽身旁,要是再不露面就危险了。
进了彭城,韩王被请到王宫居住,而张良和怀瑾则被分到了一座刚建成的宅子里。
张良依旧是韩国的申徒,可他却日日与楚臣一起上朝。刚建都,百废待兴,张良参与楚国的律法建立、土地分配,深受项家人信任。
连从前对张良疑心重重的范增也不再与张良为难——只因他们刚到彭城,就听说刘邦烧毁褒中的栈道。刘邦此举,是为表示他无东顾之意,全天下都相信了他的的决心。
而刘邦既然选择在汉中安度,那么范增也不再担心张良是否投汉,纵然张良还是不肯担任楚国官员,范增也不再与他为难。
作者有话要说:
第419章 亲眷言自有为难处
怀瑾知道,张良在彭城心情郁郁。朝堂之事她不怎么过问,但据张良偶尔说的只言片语,仿佛他的主张与范增的主张格格不入,而项羽听从范增的时候更多。
“既要你留在楚国,却又不用你策略,何必呢!”怀瑾叹气道。
张良笑了笑,揽她入怀:“没关系,用不用我的策略,都不要紧。”
怀瑾清楚的明白他的意思:他压根也不是诚心辅佐,项羽用不用他的建议,他都不关心。
更何况,张良也从来不提去接儿子,依然让不疑养在沛县刘交家中。怀瑾问了两次之后,更明白了张良的心之所向。
他面上通常是带着温文的浅笑,让人瞧不出他的心思,怀瑾这些时日却能时时感受到他春风般笑容下隐藏的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