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4)
作者:步帘衣      更新:2023-04-15 07:47      字数:5044
  顾烈倒是不急。
  陆翼是在楚军打下蜀州前转投的大楚, 也许不太清楚顾烈有多能忍。
  争霸年间,在得到狄其野之前, 不论韦碧臣如何写信发文申讨辱骂顾烈,不论手下将军们如何认为已经是忍无可忍,顾烈自己却是纹丝不动。
  当时风族未灭, 楚军的实力不足以应付双线开战, 顾烈只盯着群豪杂立的信州蜀州,根本不中激将法。
  顾烈这人做事,不说废话空话,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 一动就必然动到底。
  如今大楚一统天下,陆翼想造反就是一条死路,他还没明着反,顾烈根本没必要动他,而只要他敢明着反,就是在赶他自己的死期。
  这一点,狄其野也清楚,只不过是日常想往外跑罢了。
  所以顾烈不仅不认真,还逗他:你不是说该给颜法古找些正经事干?也许我该派他去?
  狄其野凉凉笑了一声,不接话了。
  未央宫后殿,侍女是不可进的,能进后殿伺候的轮值太监统共不过五人,各个都是无亲无故之人,而且都是懂得看眼色的伶俐性子,不该多说的绝对不说,不该多问的绝对不问。
  这日轮值的太监叫元宝,定国侯一回来,他就麻利地着人去御膳房传了膳,现在亲自提着食盒进来了。
  元宝这名字,还是狄其野给他改的。
  倒不是狄其野非要讨个吉利,而是元宝身世太苦,家里原先给他起的名叫贱生,着实太过难听。
  狄其野看元宝瘦骨嶙峋,唯独下巴长得肉乎,像是过年时,顾烈特地给他和顾昭打的那套金元宝。所以插了句嘴。
  顾烈记得自己前世给此人改的名叫平安,但既然狄其野说像元宝,那就叫元宝吧。
  就这样,贱生就成了元宝了。
  元宝前世聪明伶俐,也很忠心,可惜楚初十年生了重病去了。顾烈倒也放心用他,后殿与狄其野相关的事,多是交给元宝去办。
  元宝布好食盒,知道这两位主子都不爱旁人伺候,安静退到廊外候着。
  只听殿内呲地一响,元宝心里明白,这是两张食案又拼到一起了。
  狄其野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近来又开始努力让顾烈燃起对食物的兴趣。他想用科学统计的方式,找出顾烈相对更爱吃的食物。
  顾烈对食物有没有产生更多兴趣,这成效尚且不明显,但对狄其野这种关心自己吃饭的行为,顾烈显然是很有兴趣的。
  这感觉就像是一道香喷喷的美食,在眼前不停地问,你喜欢吃这个还是喜欢吃那个?喜欢蒸着吃还是煮着吃?喜欢辣味多一点还是酸味多一点?
  那当然是喜欢狄其野多一点。
  所以当狄其野指责顾烈不配合的时候,顾烈觉得有些冤枉。
  顾烈喝下第三口汤,完成了晚膳流程。拿茶漱过口,才看着狄其野,慢慢说:寡人是有想吃的。
  可惜,不给吃。
  狄其野问了半天,自己的饭菜都没动,这时候给气笑了,低头吃饭不理人。
  晚膳用罢。
  两人照例在小书房碰头。
  狄其野不陪顾烈看折子,站在窗边,对后院那空屋空地看了半天,问顾烈:后院空地,为什么不挖个荷塘?
  光秃秃的,不好看。
  顾烈心跳一错,走到狄其野身边,才慢慢地把当年就想好但没有详细说的理由娓娓道来:你不喜蚊虫,挖个荷塘,临水生虫,到时候你又嫌蚊虫多了。再者,后院离寝殿太近,湿气重不好,老了易得风湿骨寒。
  狄其野给顾烈唬得一愣一愣的,难得露了分傻气:我就是随口一说,你想这么长远怎么就说到老了的事了。
  怎么?顾烈握着他的手肘,把他引到自己面前来,定国侯还想始乱终弃?
  狄其野没穿着定国侯那些华贵的外袍,晚膳后他换了件殿内穿的常服,是件墨绿色的缎面衣裳,他本就白皙,墨绿衬得托色,而且不同于平日里一身白,让顾烈看着新鲜。
  狄其野被顾烈这话逗得笑出了声:你这用的是什么词。
  顿了顿,又挑眉看顾烈:金口玉言,陛下您倒是让我乱一次啊。
  顾烈一副你这人怎好不认账的严肃神情,把狄其野往怀里一搂,在他耳边义正言辞地说:定国侯忘了,那日,就在这,你在长案上坐着
  狄其野的耳根听着听着就红了。
  他在这方面并没有放不开,毕竟狄其野那个时代早不是对性保守而蒙昧的古代,而且他存了与顾烈争强好胜的心思,就算不好意思,也绝不肯轻易表现出来。
  然而他毕竟是没有经验,而且有的亲密,他做的出来,却受不了听顾烈这么一本正经地说出来。
  太教他难堪了。
  偏偏顾烈爱煞了他大胆和羞涩并存的矛盾,像是枚半熟半青的果子,偶尔会故意这么逗他,把狄其野逗得恼羞成怒。
  果然,狄其野推开顾烈,瞪着眼嘲讽大楚帝王:你个一国之君,怎么这么没脸没皮。
  他们俩靠着窗,顾烈又把狄其野给牵回来,忍笑道:是寡人不对,过来陪寡人看折子。
  谁家男朋友道歉是拿一起加班道歉?
  狄其野心中吐槽,但到底是舍不得让顾烈一个人看到深夜,故而也就在自己惯常的位置上坐下,看起奏章来。
  翻了两本,狄其野按下,找出先前自己留了份抄本的奏章,思来想去,还是离了席,将两份折子置于顾烈案上,走到中央,对着顾烈单膝一跪:陛下,臣有建言。
  这是狄其野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自古开国之君与功臣良将之间起嫌隙,往往是从礼仪轻慢开始发难,行礼这事虽小,但以小见大,一方面是说明功臣对帝王的确生出了轻慢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君臣之间嫌隙日深,已经到了连行礼这点小事都不能忍的地步。
  狄其野坚持在议正事的时候行礼,目的是防微杜渐,一是提醒自己,顾烈现在是帝王之身;二是就算他们之间真出现了嫌隙,至少也不要因为行礼这类小事隔阂得更严重。
  这足以证明,狄其野对他们的感情有多在乎了。
  然而对顾烈来说,顾烈是不愿意他这样生分的,但狄其野在自己坚持的问题上有多么倔强,顾烈早就有所领教。总之,到目前为止,顾烈还没能劝服狄其野放弃这个坚持。
  你说。
  顾烈无奈地叹了口气,拿过两本折子摊开。
  那是两份风马牛不相及的折子。
  一本是姜扬所写,说的是这一年来不少功臣力有不逮辞官的事,请顾烈提早开春闱,赶紧补充官员空档。
  这事,本就在顾烈的意料之中。
  顾烈给了功臣厚厚的年俸封赏,他们各个都是有钱人,但当时他们都想着官荫子弟,所以没有一个功臣放弃入朝,都领了职务。
  然而,人一乍富,就容易耽于犯懒享受,何况他们当中,尤其是武将,不少人原先根本就没读过很多书,入朝为官,需要重头学起的很多。
  有些功臣存了侥幸的心思,不好好干活。这就轮到监察官员的御史台发威了。
  御史台在朝中最高领导是左御史和右御史。
  左御史管的是言官,风闻奏事,只要听说哪个官员行为不检,那就参他;右御史手握肃政台,一出手那就是查案审问,能够弹劾官员,肃政纲纪。
  而眼下掌握肃政台的右御史,叫牧廉。
  牧廉是什么人?他是除了陛下、姜延和他师父师弟们谁都不认,有时看着痴傻,实际上不仅计谋多多,甚至令人觉得有两分阴狠的人。
  偷懒耍滑、失职骄纵的功臣们,被牧廉查清了证据,该打的打,该罚的罚,能教训的一个都没有放过。
  这些功臣们哭到顾烈那里去,顾烈正中下怀,哪里会斥责牧廉,只是对这些功臣们感叹法不容情啊,寡人怎么能因为右御史秉公执法斥责他呢?你们自己给人抓了把柄,寡人也很丢脸很无奈啊。
  于是大楚功臣们就迎来了一小波辞官热潮。
  他们一年能领那么多俸禄,当官的年俸不过是个锦上添花,何必要受这等鸟气?
  于是那些不适合当官的、没能力当官的,就这么不动声色地被淘汰了。
  不过这已经是二月份的折子了,现在这拨功臣中不是没有后悔的,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顾烈安排得太快,现在春闱都快开了,顾烈根本不可能再把他们召回来。
  另一本,是青州江南道道台的折子,参他手下的登临府知府行为不检,暗藏不轨之心,疑是北燕故贼。
  狄其野开口解释道:陛下,这两份折子有同样的问题,姜扬那份只是小错,江南道道台的折子,却是大错特错,此风绝不可长,务必明令禁止。
  这倒让顾烈惊讶。
  狄其野很少说这么重的话,他开口往往是臣以为臣觉得,只要还有商量的余地,他不会直言断定别人是错的。
  于是顾烈追问道:怎么说?
  第91章 折子范式
  汉承秦制, 而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不论表面上推崇什么, 其核心往往是外儒内法。极其强调尊君,强调父母不如帝王亲。但在必要的时候,又要用仁义道德来拿捏他人。
  怎么说呢?
  例如言官直言上谏这事。
  除了某些文臣独大的时代, 言官说得再有理,再符合言官本职,帝王拿道理压不了人, 还可以抬孝道出来压人。
  因为帝王是君父, 天下所有人都是帝王的儿子,你当面指着帝王的鼻子说他做的不对, 妄议尊长,你这个当儿子的就是不孝。
  不拿帝王当君父, 无限拔高来说,你就是弃国弃家, 你这个人就是不仁不义。
  当言官帝王是不好动的,但把你往别的地方一调,再拿着不孝之罪来问你, 别说官当到头了, 就连人,也当到头了。
  这就是为何狄其野说这两份折子都有问题。
  姜扬那份大概是为了对仗文采,前后都添了些文辞优美的废话,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这些功臣愧对陛下的厚爱啊,陛下这么勤政辛苦, 我们这些功臣还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帮忙,真是罪该万死。
  而青州江南道道台的折子,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这份折子有姜扬那份两本那么厚,然而废话连篇累牍,把顾烈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关键是关于登临府知府行为不检的问题,空有猜测,没有实证,简直是扛着对顾烈忠心耿耿的旗子肆意污蔑。不论只是写折子写得不好,还是真的就是件冤案,都问题太大。
  狄其野皱眉道:这份折子,有一半的笔墨用在歌功颂德上,剩下的一半中,有一半是他对登临府知府暗藏不轨的猜测,没有提到任何能够支撑这种猜测的证据,其余的,都只是拼命将登临府知府的言行,往不尊敬陛下您的方向描述,也没有任何实证。
  换句话说,这封折子,就是打着忠于陛下的名义构陷他人。
  我之所以说,这两份折子有一样的问题,正是因为,它们都废话连篇,重点不清。若是少了那些废话,您何必夜夜都看到这么迟。
  狄其野停顿片刻,将思绪整理一二,再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将公文折子都理出一个范本,强调以规则法理为先,而不要肆意抬着大旗压人。最要紧的是说清楚上折子所为何事、是根据哪条楚律规则、上折子的目的要求是什么。这样一目了然,处理事情也更快。
  至于那些赞美您的废话,限定句数也可,弃之不用也可。
  顾烈越听越高兴。
  那日狄其野把姜扬的折子抄了个副本,顾烈就很好奇为何,今日狄其野终于说出来了,顾烈就很高兴。顾烈最担忧的就是狄其野有话不说。
  而且狄其野这番话,纯然是为顾烈为大楚着想,虽然只是折子怎么写的问题,但顾烈仔细想来,如果根据狄其野说的,规范折子范式,提高理事效率,整肃朝堂风气,对顾烈,对丞相姜扬,对政事堂六部,都是极为重要的提升。
  狄其野还跪着呢,猝不及防被顾烈拉起来抱住了。
  顾烈在他侧颈亲了一口,夸道:定国侯为国为民,不愧为定国侯。
  每回顾烈这么干,狄其野总觉得被当成了小孩哄,他要是出去说严肃正经的大楚帝王极其喜欢腻歪着人,鬼都不会信,可见顾烈谈起恋爱来简直低龄。
  自以为谈起恋爱一点都不低龄的狄其野带着优越感想到。
  正想着,狄其野忽然警惕起来,警告道:你找姜扬去写范本,不许说是我的主意!
  顾烈笑问:你不是要恪守臣规吗?怎么还威胁寡人?
  狄其野才不跟他兜圈子:你答不答应?
  顾烈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把狄其野拉回椅子上抱着,继续批公文。
  狄其野都不知道是该笑话他腻歪,还是佩服他能忍。
  你干嘛老喜欢抱着人,狄其野抱怨道,我又不是枕头。
  简直影响他潇洒帅气的形象。
  顾烈更正:不是喜欢抱着人,是喜欢抱着你。
  狄其野:
  说不过。
  顾烈低笑起来,把一本折子塞狄其野手里。
  *
  然而狄其野还是被卖了。
  第二日早朝,狄其野从内宫往外朝走,在奉天殿外遇见了牧廉。
  牧廉恭恭敬敬地一拱手,先喊了声定国侯,然后凑近了喊:师父好。
  狄其野也拱拱手:右御史大人。
  牧廉嘿嘿直笑。
  你笑什么?狄其野奇怪地问。
  牧廉自顾自地乐呵:师父叫我大人。
  都多少回了还笑不腻啊?
  狄其野无可奈何,在他脑袋上拍了一掌,进了奉天殿。
  牧廉追上来问:师父你今儿回家么?
  牧廉说的家,指的是定国侯府。
  就算狄其野在宫内住着,顾烈还是着人仔细修建了定国侯府,虽然用不着,但总得有个正经侯爷的样子。
  再说,顾烈心里觉得,这等于给狄其野建个娘家,万一哪天两人吵架了,狄其野不至于无处可去。当然,这话可不敢让狄其野知道,知道顾烈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不过这定国侯府修起来,几乎都是牧廉住着。
  牧廉认人,除了师父师弟们和姜延他谁都不认,也不想自己有个府邸,故而开开心心地帮狄其野看家,天天盼望着师父回家住。
  结果捎带着锦衣近卫指挥使姜延天天往定国侯府跑,言官不参一个定国侯结党营私都对不起他们这么明目张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