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361节
作者:
林一平 更新:2023-04-15 13:55 字数:4131
[综]《受尽宠爱》 by温暖的笑容:女主万人迷。美色倾城。天天修罗场。
《人生最美是军旅》by朱大概 女穿男,新兵入营,好好看的
第523章 红楼贾母72
贾政坐在母亲的国公夫人的马车里, 吃好喝好后暖和了过来, 开始盼着母亲和大哥赶紧上车回府说话。左等右等不见人,他靠坐在马车壁板就迷迷糊糊瞌睡了。
从太后过世, 外命妇在年初一的时候, 是去东宫拜见太子妃。去年圣人把甄妃晋升为贵妃, 又提了一个淑妃上来。但甄贵妃和牛淑妃也仍然不是这四九城的女主人, 不是外命妇年初一该拜见的。
诰命夫人进宫仍然要去拜见太子妃。可今年却不是去东宫,而是被引路的内侍带去了坤宁宫觐见。
外命妇震惊,太子妃被梁九请去坤宁宫, 也是内心忐忑不安呢。
贾母是国公夫人, 她在坤宁宫里, 受到了太子妃不同寻常诰命的款待。别的内外命妇也都理解,毕竟在太子身边还紧紧跟着的, 就只剩了荣恩侯了。不想宴席刚刚开始,贾母就发现宫里的淑贵德贤四妃变了脸色, 甄贵妃居然慌的拿不住银箸。
有内侍到太子妃跟前,悄悄说了几句话,就见太子妃惊喜的脸色, 洋溢出掩饰不住的喜气,与四妃绝望、颓唐的脸色, 成了鲜明的比对。
贾母觑着几人的脸色变化,心里猜测也就只有那一件事,她们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了。
太子妃没了心思在宫宴,淑贵德贤四妃也同样没了心思。南安郡王老太妃与贾母坐得近, 看贾母一派自若神色,悄悄问道:“那是怎么了?”
“好事临头了。”贾母笑着回答。然后一抬头,发现太子妃在看着自己笑,也就加深了二分笑容与太子妃。
太子妃笑着颌首,与贾母心照不宣。
等宫宴散了,老太妃婆媳俩与贾母一起往外走,有宫女相陪,送外命妇出宫。那宫女也是个伶俐的,对贾母福身道喜。
“恭喜荣国公夫人了。”
贾母掏出一个荷包赏她,嘴里问道:“你恭喜我什么呢?”
那宫女悄悄说:“圣人禅位了。荣恩侯以后就是圣前第一人了。”
南安郡王老太妃惊喜地抓住那宫女的肩膀,“你这话可是当真?”
那宫女痛得“哎呦”一声,变了脸色。老太妃松开手,有些讪讪的。郡王妃赶紧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荷包,塞到那宫女手里。
小宫女破涕而笑,“说是圣人在太和殿已经下了诏书了。”
“阿弥陀佛。”老太妃念了一声佛,紧握住贾母的手。
“咱们赶紧出宫。过几日吃年酒的时候好好说话。”贾母拍拍太妃的手,俩人互相搀扶着往外走。
“朝华,你那老二的媳妇,没请诰命?”老太妃看着手帕交只身来宫里觐见,也太孤单了些。
“大概是礼部没准了。无妨,要是真的,明年有孙媳妇陪我呢。”
“那可好。”老太妃顾不得寒风,张嘴笑出声来。
宫门口,各家伺候的人都在不远等着。见了自家主人出来,一边赶紧地迎上去,一边张罗把车赶过来。贾母与南安郡王府的婆俩话别,上了自己的国公夫人马车。
贾赦赶紧伸手过去,扶母亲坐好,倒了一杯热热的姜茶。
“母亲,快喝了驱驱寒气。”贾政递过姜茶,又把碳盆挑热一点儿。
“母亲,您可听说了?”贾政的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笑意,声音里的热火劲把他的心情宣泄的一览无余。
“是圣人下了禅位诏书吗?”
“是啊,是啊。守得云开见月明啊!”贾政摇头晃脑地吟诗,却觉得这一句还有些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待要再说一句呢,马车帘子掀开,贾赦进来了。
贾赦跳上马车,马车晃了晃,他坐好后,贾政一跺车厢踏板,车子缓缓启动。
“大哥,喝点姜茶驱驱寒气。”贾政笑着递姜茶过去。
贾赦接过来一仰而尽,待放下茶盅,眼泪如断线一般下来了。
“母亲,母亲。”贾赦俯在贾母的膝上,抱腿大哭起来。
贾母轻拍贾赦宽阔的后背,一下一下地缓慢轻柔。贾政急得抓耳挠腮,却不知道该怎么劝慰。
贾政憋了好一会,才冒出一句,“大哥,大哥,你别这样哭啊。
贾母等贾赦哭声低了下去,才慢悠悠地劝他,“老大啊,你可不好这样哭啊。给外面的人听了,还以为我怎么罚了你,把你打哭了呢。”
贾赦不好意思抬脸,贾母抽出帕子给他擦脸。
“你看你,高高兴兴的事儿,怎么就哭成这样了。真丢人。”贾母嫌弃地揶揄贾赦。
贾赦那帕子在脸上胡乱地抹着,“母亲,太子也哭了呢。”
贾母给他这句话逗乐了,是小孩子吗?贾赦也觉得自己说的不像话,他讪讪地说:“儿子没想到圣人会直接下了禅位诏书。早几年圣人就和太子说了要禅位的。盼的心里都快没指望了。”
贾赦低声赧然嘀咕着,前一句后一句的,让贾政听明白了,圣人禅位是早有打算的事情。那就是说,就是说王氏的哥哥落彀了?还有那么多官员呢?
“大哥,你和太子早知道圣人要禅位?”贾政急着想证实。
贾赦看弟弟那模样,有点儿羞恼,自己刚才那么丢人,让老二看笑话了。他把手里的湿帕子往他脸上一抛,“知不知道的,你问这些想干什么?”
贾政把湿帕子从脸上扒下来,委屈地告状,“母亲,您看大哥,儿子好好问话,大哥他这么对儿子。”
贾政捏着帕子,那神色不像三十岁,倒象三岁了。
贾赦嗤笑一声,“老二,不然你大哥我那来的底气护着你?!还不是任由你被人欺负了。我可和你说啊,王氏她娘家,你以后就别与他们往来了。”
贾政对王子腾年前做的事情,也是耿耿于怀的。但要说从此就不往来了,他觉得少了点什么,他还没有自己去王子腾跟前炫耀炫耀呢。
“明儿是回门的日子呢。”贾政呐呐地对贾赦说。
“你非要陪王氏回去?”贾赦瞪眼。
贾政往后缩缩,看看母亲含笑在一边看着自己兄弟二人,他就又有了胆气了。
“我就是要去他跟前炫耀一下,又没想做别的。”
“哼!”贾赦用鼻子哼自己的傻兄弟。
“炫耀,有什么值得好炫耀的。这时候得藏拙。你懂不懂啊?”
“老大,你受的教育和老二不同。遇事你得好好和他说。”贾母不赞同地打断贾赦。“圣人虽下了禅位诏书,但与太子已经登基还是有不同的。就是太子登基以后,有太上皇在,太子也会束手束脚很长一段时间。太子要忍,老大你也得端住了。就是南安郡王府等等支持太子的人,也都得端住了。千万不能在太子登基前,弄出任何差池。”
贾政听明白了,与贾赦一起表示受教,会小心谨慎的。
王子腾昨日在太和殿上,就是勉强维持住了没失态。捱到散了宫宴回家以后,他就控制不住了。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一夜,恨得险些咬碎了满口的牙齿。
最后留在他心里的,只剩下一个念头了——被圣人耍了!所有与太子做对的人都被圣人算计了。
想明白这些以后,他就开始思考以后的出路,该何去何从。
太子登基以后,必然要清算三皇子,清算所有与他做对的皇子、清算跟随在皇子身边的所有人。
虽说圣人禅位,太子登基后,也不会把所有追随皇子的人都杀头、流放,但是以后的前程是没有了。想到这点,他开始后悔,不该应了三皇子的招徕。可不应,这十年会好过吗?反反复复、左思右想找不到可行的出路。他喟然长叹,自己怕是要辜负父亲的希望,没可能振兴家业了。
他隐隐地开始后悔,后悔去年不该为了替三皇子招徕贾赦,对贾政下手。不对贾政下手,贾赦看在姻亲的份上,一定会拉自己一把。可如今,哪里还会对自己有半点姻亲的情谊呢!
王子腾的妻子见他在书房呆了一夜,知道他的习惯,自己不能过去打扰。但今儿小姑子回娘家,公公婆婆不在了,自己和丈夫要好好招待。毕竟自己丈夫在军营里,是依赖荣国府才有的今天。而且看在妹夫的亲兄长份上,也不能怠慢了小姑子夫妻。
她打发丫鬟去前院书房,请丈夫回来用早膳,更换衣服。
王子腾脸色晦暗,两眼挂着黑眼圈,一看就是一夜未睡好的。他妻子担心地问道:“老爷,你这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儿了?”
王子腾想着昨日太和殿的事情,妻子早晚会知道的。罢了,告诉她,或许依靠妹妹和妹夫的情分,贾赦会捞自己也说不定呢。
“圣人昨日下了禅位诏书。一会儿妹妹回来,你好好款待。我能否过关,还要荣国府出力了。”
王子腾投向三皇子的事情,并没有瞒着妻子。
“天。”王子腾的惊叫一声就瘫软。
王子腾赶紧伸手扶住妻子,安慰她道:“你莫怕。身家性命不会有碍的。若是荣恩侯肯出面在太子跟前说一句,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如此,我们今儿可就得好好款待妹妹妹夫了。”
王子腾点头。
不想贾政没有与往年一样,陪着妻子孩子去王家。王氏听说圣人下了禅位诏书,丈夫要去荣国府,也就只好自己带儿女回娘家了。
第524章 红楼贾母73
王子腾已经打算好了, 等贾政和妹妹回来, 就好好与贾政说说京营的事情。可他没想到贾政居然没登门。
不仅贾政没来,宁荣俩府每年初六宴客的请帖也没有他的。
王子腾立即从头凉到脚, 仿佛在三九天, 被扒得个干净后扔到了冰水里。
贾赦是要拿自己当仇人了啊。
等妻子去张罗饭菜, 王子腾就把自己眼前的危局和王氏说了。
“大妹妹, 如今为兄能不能过了太子清算这一关,是要看荣恩侯是否能帮衬一把了。”
王氏吓得冷汗涔涔,上下牙相磕。
“二哥, 怎么会这样啊?京营的事情, 你妹夫他回去大发了一顿脾气, 后来一起去荣国府接孩子,也就消了气。如今该不会要刻意去为难二哥?”
王子腾把三皇子吩咐自己做事、要招徕贾赦的话略提了提。
王氏急得两手相搓, 嘴里呐呐出声。
“如果,如果要求大伯, 该得怎么求?”
实在是王氏作为兄弟媳妇,与贾赦甚少见面。也就是那两年帮着管家理事的时候,会说着问候语之外的话。
“这事儿得让你妹夫出面才好。”
王子腾愧疚不已, “妹妹,二哥让你为难了。”
王氏摇头, 二哥对自己一直很关照。当初贾府毁约的时候,二哥还找父母说另给自己找婆家,宁可不贪图荣国府的提携了,也不要嫁給荣国府次子。
用了午膳, 王氏无心在娘家多待,就匆匆带了儿女回家。她一路想着娘家大哥不顶事,听说侄子也是学文嫌苦、学武怕累的,惯的不成样子。要是二哥有个什么,娘家就彻底沦落了。
王子腾的妻子担心地问“妹妹可应允帮忙了?”
王子腾默默点头,贾政能不能说通贾赦,他真的很担心呢。
去年荣国府的初六宴客,有些人推脱了不肯来。今年削尖了脑袋,也是一帖再难求。那些宴请的帖子,都是在年前的时候,贾赦精心挑选了这几年立场基本一致,既不曾与自己作对、也不曾给自己难堪的人,随着年礼送去的,当然了来不来的都要给个回帖。
贾敬和贾赦凑到一起核对了回帖后,确认要来的人不多,干脆宁荣两府就分开办宴,各自招待客人。